催试官考较戏作拼音版注音:
bā yuè shí wǔ yè , yuè sè suí chù hǎo 。
八月十五夜,月色随处好。
bù zé máo yán yǔ shì lóu , kuàng wǒ guān jū sì péng dǎo 。
不择茅檐与市楼,况我官居似蓬岛。
fèng zhòu táng qián yě jú xiāng , jiàn tán qiáo pàn qiū hé lǎo 。
凤咮堂前野桔香,剑潭桥畔秋荷老。
bā yuè shí bā cháo , zhuàng guān tiān xià wú 。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kūn péng shuǐ jī sān qiān lǐ , zǔ liàn cháng qū shí wàn fū 。
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
hóng qí qīng gài hù míng miè , hēi shā bái làng xiāng tūn tú 。
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
rén shēng huì hé gǔ nán bì , cǐ jǐng cǐ xíng nǎ liǎng dé 。
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景此行那两得。
yuàn jūn wén cǐ tiān là zhú , mén wài bái páo rú lì hú 。
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那”通“哪”: nǎ )
催试官考较戏作翻译:
八月十五的月色是这样的好,不需挑剔住在茅草屋还是楼房,我居住的地方就像蓬莱岛一样。
凤咮堂前野生的桔花飘来香味,秋天来了剑潭桥旁的荷花也老了。
八月十八钱塘江汹涌的海潮是天下间最壮观的。这是观潮的好日子。
钱塘江大潮就像传说中鹏鸟的翅膀拍击在水面上,激起三千里波涛,也像十万个人不停地向前奔驰,浩浩荡荡,形成一条巨大的白玉的腰带。
观潮人群的青色雨伞和周围的红旗相呼应,白色的浪花打在黑色的河岸上黑白颜色互相闪灭。
人生在世这么多人汇集于一个地方是多难啊,观看钱塘江大潮和考试这俩件事也不能同行,希望考官可以加夜班看试卷,门外未仕的士子伸着脖子、垫着脚盼望着发榜。
催试官考较戏作赏析:
江汹涌的海潮是天下间最壮观的。从每年的八月十六至八月十八,这期间海潮最盛大。当海潮从远方海口出现的时候,只像一条白色的银线一般,过了一会儿慢慢逼近,白浪高耸就像白玉砌成的城堡、白雪堆成的山岭一般,波涛好像从天上堆压下来,发出很大的声音,就像震耳的雷声一般。波涛汹涌澎湃,犹如吞没了蓝天、冲洗了太阳,非常雄壮豪迈。杨诚斋曾在诗中说:“海水涌起来,成为银子堆砌的城市;钱塘江横着,潮水给系上一条白玉的腰带。”就像这样一般。
每年临安府的长官到浙江庭外检阅水军,巨大的战舰数百艘分别排列于江的两岸,一会儿全部的战舰都往前疾驶,一会儿分开;一会儿聚合,形成五种阵势,并有人骑着马匹耍弄旗帜标枪,舞弄大刀于水面之上,就好像步行在平地一般。忽然间黄色的烟雾四处窜起,人物一点点都看不见,水中的爆破声轰然震动,就像高山崩塌一般。过一会儿烟雾消散,水波平静,看不见任何一条大船,只有演习中充当敌军战船的军舰被火焚烧,随着水波而沉于海底。
浙江一带善于游泳的健儿数百人,每个人都披散着头发,身上满是刺青,手里拿着十幅长的大彩旗。大家奋勇争先逆着水流踏浪而上在极高的波涛之中,忽隐忽现腾越着身子,姿势变化万千,然而旗尾一点点也没有被水沾湿,以此来夸耀自己的才能。而有钱的巨富、尊贵的官吏,争先赏赐银色的彩绸。在江岸南北上下十余里之间,满眼都是穿戴着华丽的手饰与衣裳的观众,车马太多,路途为之阻塞。所贩卖的饮食物品,比平时价格高出一倍。而游客租借观赏的帐篷,即使容纳一席之地的空间也没有,非常拥挤。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元祐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元祐六年八月调往颍州任知州、元祐七年(1092年)二月任扬州知州、元祐八年(1093年)九月任定州知州。元祐八年高太后去世,哲宗执政,新党再度执政,绍圣元年(1094年)六月,别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再次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
绍圣四年(1097年),年已62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徼边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今海南儋县)。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他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他在这里办学堂,介学风,以致许多人不远千里,追至儋州,从苏轼学。在宋代100多年里,海南从没有人进士及第。但苏轼北归不久,这里的姜唐佐就举乡贡。为此苏轼题诗:“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人们一直把苏轼看作是儋州文化的开拓者、播种人,对他怀有深深的崇敬。在儋州流传至今的东坡村、东坡井、东坡田、东坡路、东坡桥、东坡帽等等,表达了人们的缅怀之情,连语言都有一种“东坡话”。
徽宗即位后,苏轼被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四月(1100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卒于常州(今属江苏)。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享年六十五岁。苏轼留下遗嘱葬汝州郏城县钧台乡上瑞里。次年,其子苏过遵嘱将父亲灵柩运至郏城县安葬。 宋高宗即位后,追赠苏轼为太师,谥为“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