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贺兰铦(jì hè lán xiān)拼音版注音:
cháo yě huān yú hòu , qián kūn zhèn dàng zhōng 。
朝野欢娱后,乾坤震荡中。
xiāng suí wàn lǐ rì , zǒng zuò bái tóu wēng 。
相随万里日,总作白头翁。
suì wǎn réng fēn mèi , jiāng biān gèng zhuǎn péng 。
岁晚仍分袂,江边更转蓬。
wù yún jù yì yù , yǐn zhuó jǐ huí tóng 。
勿云俱异域,饮啄几回同。
寄贺兰铦翻译:
朝廷中寻欢作乐,外面江山却混乱不堪。
随官的时间很久也跑了不少地方,终有一日会老的。
迟早会离别,就好比随风的蓬草。
其实哪里都一样,只是饮水啄食少有不同。
寄贺兰铦赏析:
《寄贺兰铦》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古诗。前有诗赠别,此别后再寄也。当是广德二年冬未所作。
朝野欢娱后,乾坤震荡中。相随万里日,总作白头翁。岁晚仍分袂,江边更转蓬。勿云俱异域,饮啄几回同。
上四,乱后相逢之感。下四,远方惜别之情。从欢娱说至震荡,公与銛初交于盛时,而再逢于乱日也。万里白头,暂遇途中,分袂转蓬,又忽散去矣。《杜臆》:今且勿以俱在异域为悲,只此饮啄之缘,尚能几回同事乎。语极凄惨。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时年五十九岁。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