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升初网 > 古诗词 > 正文

杜甫畏人阅读答案(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2020-03-04 09:09:05  来源: 小升初网  
字号:

畏人(杜甫)拼音版.jpg

  一、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在尾联所表达出来的情感。

  尾联所写是作者生活之处已是门庭杂草丛生,就连马都不愿意从这里走过。

  首联中写的虽是早春美景,但作者漂泊他乡的愁情更浓;颔联写作者离开都城很远也很久,失意的作者中倍感孤微;而自己不敢见到他人,只适合过眼下这种幽居的生活,所以在尾联中用荒芜的庭院小路来揭示作者处境与内心的孤苦。

  二、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C)

  A.“异方”是指异地他乡,作者指出自己漂泊异地他乡也能看到美丽动人的早春之景,这春景给了自己一些慰藉。

  B.颔联以时空对举的方式,指出清江万里远离都城长安,而自己离开都城又已经多年,在这种阔大辽远的境界之中愈发地显出作者的孤独渺小。

  C.《畏人》在前两联采用了间接抒情的方式,而后两联采用了直接抒情的方式。

  D.五言律诗《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出是作者青年时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风格遒劲峻洁、气魄雄放,而本诗的情感与风格却与之截然不同。

  E.尾联的“从”可以理解为“纵”,放任的意思;“榛草”即杂草。

  畏人(杜甫)赏析:

  《畏人》一诗写于宝应元年(762),这是杜甫漂泊蜀中的第三个年头。此时,出生于有着“奉儒守官,未坠素业”(《进雕赋》)优良家族传统的杜甫在人生的各方面都颇为失意。一方面他对昏庸无德、刚愎自用的唐肃宗完全失去了信心,从而彻底离开了官场,这与他曾有过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远大抱负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他所引以为自豪的十三世祖杜预的道路和成就对他来说似乎已成了泡影;另一方面,他颇为自信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文学才华也遭到了难以想象的冷落,在他生活的几十年间,社会上相继有几本诗选问世,杜甫的诗歌却连一首都未被选入,祖父杜审言在诗坛建立起来的威望对此时的杜甫来说也似乎是遥不可及的。正因为如此,他心中的哀愁以及身世孤微之感愈发沉重。在这种背景下写成的《畏人》一诗便通过两种极富表现力的艺术手段让读者感受到了这份沉重。

  首联展现给读者的是一幅绚丽的春天景色:春天到来了,花儿漫山遍野开放,鸟儿到处欢快地鸣叫。按照刘勰“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①(《文心雕龙.物色》)的理论,如此的“阳”景应该对应的是“舒”情,然而杜甫实际表达的却是极其浓重的愁情。诗歌后两联就暗示了这种愁情。杜甫怀着这种心情看到了春天绚丽的景色,从而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失衡,他责怪这景物不解人意,他遗憾这景物不能与己同悲,他感到自己竟然不如花草。美丽的景色与自身的境况形成巨大的反差,从而进一步强化了自己的不幸。

  丽景衬哀愁这种写作技巧缘于《诗经》,清人王夫之曾总结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②杜甫将这种写作技巧运用得极为纯熟,在其表现悲愁的许多诗篇中都有这种技巧的运用。“腊日巴江曲,山花已自开。盈盈当雪杏,艳艳待春梅”是以丽景来衬托己不知“西京安稳未” (《早花》)的国事之悲;“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是以丽景来衬托“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南征》)的个人命运之悲;“故国花自发,春日鸟还啼”是以丽景来衬托“断绝人烟久,东西消息稀” (《忆弟二首》其一)的亲情之悲;“不忿桃花红胜锦,生憎柳絮白于绵”是以丽景来衬托“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 (《送路六侍御入朝》)的离情之悲。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