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升初网 > 古诗词 > 正文

叹白发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王维)

2019-12-25 09:18:03  来源: 小升初网  
字号:

叹白发拼音版.jpg

  叹白发拼音版注音:

  sù xī zhū yán chéng mù chǐ , xū yú bái biàn chuí tiáo 。

  宿昔朱颜成暮齿,须臾白发变垂髫。

  yī shēng jǐ xǔ shāng xīn shì , bù xiàng kōng mén hé chù xiāo 。

  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

  叹白发翻译:

  《玉篇》:髫,小儿发也。

  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髫,小二垂发)

  宿昔:书面语。基本解释往常;向来的意思。另有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同名诗歌。

  朱颜:在古代指各种容颜、脸色、面容等,古诗中经常出现。

  暮齿:指晚年。

  须臾:意思是衡量时间的词语,表示一段很短的时间,片刻之间。

  垂髫: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因以“垂髫”指儿童。

  叹白发赏析:

  此为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佛门的皈依倾向。

  王维于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年)出生在蒲州(今运城永济市)。

  王维才华早显,与其小一岁的弟弟王缙幼年均聪明过人。十五岁时去京城应试,由于他能写一手好诗,工于书画,而且还有音乐天赋,所以少年王维一至京城便立即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有关他在音乐上的天赋,《唐国史补》曾有这样一段故事:一次,一个人弄到一幅奏乐图,但不知为何题名。王维见后回答说:“这是《霓裳羽衣曲》的第三叠第一拍。”请来乐师演奏,果然分毫不差(根据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书画”的考证,《霓裳羽衣曲》第三叠并没有拍,是散曲,白居易的句子“中序擘騞初入拍”也可以说明这一点。沈括精通音律,其言可信。王维工于音律,是正史所载之事,但这个故事却是编造的)。

  王维的山水诗关于结构画面,使其层次丰富,远近相宣,乃至动静相兼,声色俱佳,更多一层动感和音乐美,如“松含风里声,花对池中影”(《林园即事寄舍弟》)“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送梓州李使君》“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汉江临眺)“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落暮悲。(《早秋山中作》)又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有远景近景,仰视俯视,冷色暖色,人声水声,把绘画美、音乐美与诗歌美充分地结合起来。王诗的画境,具有清淡静谧的人性特征。如《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幽静的竹林,皎洁的月光,让诗人不禁豪气大发,仰天长啸,一吐胸中郁闷。而千思万绪,竟只有明月相知。

  神韵的淡远,是王维诗中画境的灵魂。《鹿柴》云:“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诗中着意描写了作者独处于空山深林,看到一束夕阳的斜晖,透过密林的空隙,洒在林中的青苔上,在博大纷繁的自然景物中,诗人捕捉到最引人入胜的一瞬间,有简淡的笔墨,细致入微地给出一幅寂静幽清的画卷,意趣悠远,令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