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升初网 > 古诗词 > 正文

李陵咏拼音版注音及翻译赏析(王维)

2019-12-23 10:05:07  来源: 小升初网  
字号:

李陵咏拼音版.jpg

  李陵咏拼音版注音:

  hàn jiā lǐ jiāng jūn 。 sān dài jiàng mén zǐ 。

  汉家李将军。三代将门子。

  jié fà yǒu qí cè 。 shào nián chéng zhuàng shì 。

  结发有奇策。少年成壮士。

  cháng qū sài shàng ér 。 shēn rù chán yú lěi 。

  长驱塞上儿。深入单于垒。

  jīng qí liè xiāng xiàng 。 xiāo gǔ bēi hé yǐ 。

  旌旗列相向。箫鼓悲何已。

  rì mù shā mò chuí 。 zhàn shēng yān chén lǐ 。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jiāng lìng jiāo lǔ miè 。 qǐ dú míng wáng shì 。

  将令骄虏灭。岂独名王侍。

  jì shī dà jūn yuán 。 suì yīng qióng lú chǐ 。

  既失大军援。遂婴穹庐耻。

  shào xiǎo méng hàn ēn 。 hé kān zuò sī cǐ 。

  少小蒙汉恩。何堪坐思此。

  shēn zhōng yù yǒu bào 。 tóu qū wèi néng sǐ 。

  深衷欲有报。投躯未能死。

  yǐn lǐng wàng zǐ qīng 。 fēi jūn shuí xiāng lǐ 。

  引领望子卿。非君谁相理。

  李陵咏翻译:

  ①作于开元七年(719)。

  ②三代将门:《汉书·李广苏建传》赞云:“然三代之将,道家所忌,自广至陵,遂亡其宗”。

  ③结发:束发,指初成年。

  ④名王侍:谓令匈奴遣名王入侍天子。《汉书·宣帝纪》颜注:“名王者,谓有大名以别诸小王也”。

  ⑤婴:遭遇。穹庐:毡做的大型圆顶帐篷。《汉书·匈奴传》:“匈奴父子同穹庐卧”。

  ⑥坐:犹“自”。此:指“穹庐耻”。《汉书·苏武传》:“(陵)因谓武日:‘……陵初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

  ⑦“深衷”二句:《汉书·苏武传》载陵谓武日:“陵虽弩怯,令汉且贯(宽赦)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柯之盟(指曹沫为鲁庄公在柯邑劫齐桓公事,参见(史记·刺客列传》),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又《李陵传》载,陵降匈奴后,上怒甚,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曰:“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投躯,献身出力。

  ⑧引领:伸颈远望。子卿:苏武字。

  李陵咏赏析:

  史上有多少英雄忍辱负重,有多少英雄蒙冤不悔,惟盼有人知情,有人申辩。摩诘读史有感,为英雄李陵蒙冤所震撼。

  此诗从李陵“三代将门子”的出身落笔,着重描写他对敌作战的勇敢精神,表现他对汉室的忠心,对他的不幸结局表示同情。李陵字少卿,西汉名将李广之孙。善骑射,武帝以为有广之风,使将八百骑,深入匈奴两千余里……不见虏还,拜为骑都尉。天汉二年(前99年),李陵将其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北行三十日,至浚稽山,与单于相遇。单于以骑八万围击陵军,陵且战且走,杀伤匈奴万余人。后矢尽道穷,遂降匈奴。面对英雄李陵的遭遇,19岁的摩诘无可奈何地喊出了——谁雪英雄穹庐耻(穹庐:毡作的大型圆顶帐篷,穹庐耻:遭遇同居穹庐即投降匈奴的耻辱)的呐喊!

  摩诘的呐喊为何是无可奈何呢?此诗末四句让人强烈地感受到这样的情绪:“深哀欲有报,投驱未能死。引领望子卿,非君谁相理(理:申辩)?”当年李陵降匈奴后,汉武帝甚怒,问太史司马迁,司马迁替李陵辩解说,李陵不死,应该是希望得当以报汉,从而怒触汉武帝而下狱,受宫刑,但为完成《史记》创作司马迁只好忍辱负重。苏武字子卿,天汉元年(前100年)出使匈奴,单于多方胁降,武皆不为所屈,遂被留匈奴凡十九年,昭帝时还汉,拜典属国,陵与武素厚,单于尝令陵说武降,武不从,后武归汉,陵曾置酒与之诀别,泣下数行,李陵已感到苏武尽管知己,却申辩渺茫。是啊,司马迁尚不能为李陵相申辩,何况苏武又怎能为李陵相申辩呢?当英雄这“唯一”愿望都无法实现时,不仅令人哀叹,亦足令鬼神饮泣矣。

  《李陵咏》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从李陵“三代将门子”的出身落笔,着重描写他对敌作战的勇敢精神,表现他对汉室的忠心,对他的不幸结局表示同情。

  王维于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年)出生在蒲州(今运城永济市)。

  王维才华早显,与其小一岁的弟弟王缙幼年均聪明过人。十五岁时去京城应试,由于他能写一手好诗,工于书画,而且还有音乐天赋,所以少年王维一至京城便立即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有关他在音乐上的天赋,《唐国史补》曾有这样一段故事:一次,一个人弄到一幅奏乐图,但不知为何题名。王维见后回答说:“这是《霓裳羽衣曲》的第三叠第一拍。”请来乐师演奏,果然分毫不差(根据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书画”的考证,《霓裳羽衣曲》第三叠并没有拍,是散曲,白居易的句子“中序擘騞初入拍”也可以说明这一点。沈括精通音律,其言可信。王维工于音律,是正史所载之事,但这个故事却是编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