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升初网 > 古诗词 > 正文

短歌行阅读答案(选择题+简答赏析题)

2019-10-16 10:45:17  来源: 小升初网  
字号:

c2baf7bbd06debf430e34f6a10027556.jpg

  一、简要分析概括曹操在《短歌行》和《龟虽寿》两首诗中所表达的人生看法。

  ①人生短暂,华年已逝,要在有生之年建功立业。

  ②在有限的人生中,勃勃雄心不能消沉,宏伟理想的追求永不能停息。

  ③人总是要死的,在有限的生命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进取。

  ④一个人寿命的长短虽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但也不能听凭上天安排。

  ⑤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壮心不已”。

  ⑥人生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

  二、《读曹操的诗》认为曹操的诗最值得肯定的是什么?你对曹操的诗又有怎样的评价?

  同情民生,追求事业,拥抱山河(由“我觉得还要加上一句”可得);

  自己的评价:(供参考)质朴简约,立意深沉,气魄雄伟,气韵沉雄等。(要求言之有理,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或思想内容,或艺术特点。)

  三、下列句中横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慨当以慷(没有实际意义。以:而。)

  B.唯有杜康(这里指代酒。)

  C.鼓瑟吹笙(弹奏)

  D.枉用相存(白白地)

  四、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句是(A)

  A.“譬如”两句是说人生犹如朝露一样短暂,逝去的日子不必再提,忧苦也正一天天地增多。

  B.“青青”两句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识的人。

  C.“山不”两句是借用《管子·形解》中的话,意思是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

  D.“周公”两句是诗人借用周公三次吐哺的典故,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五、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A.本诗是曹操晚年所作,表现出诗人渴望得到贤才、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B.“青青子衿”以下八句写思念贤才,忧思绵绵;“明明如月”以下八句写得到贤才,热情款待。两部分,一正一反抒发了对贤才的渴望。

  C.“山不厌高”以下四句,诗人以借代和引用手法,深化了诗人渴求贤才的热望和得到贤才、统一天下的雄心。

  D.通篇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诗中比喻用得多而贴切,化用《诗经》成句自然而不露痕迹。

  六、对《短歌行》中典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诗,曹操用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求。

  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原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

  C.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管子形解》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山”“海”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

  D.“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

  七、“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在《三国演义》中是“绕树三匝,无枝可依”,你觉得是选“何”好还是“无”好?为什么?

  “何”好。

  ①“无”字,展现的是往南去的人才没有枝可依,即没有接纳他们的地方,即使投靠曹操,也只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②而“何枝可依”,展现的是乱世当中,往南而去的人才在徘徊、犹豫中进行一种选择,而此时的曹操,恰似那谦虚的山、博大的海、求贤若渴的周公,成为那些贤才可供依托的一枝。

  八、对《短歌行》中典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诗,曹操用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求。

  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原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

  C.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管子·形解》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山”“海”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

  D.“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

  九、清人吴淇在读了曹操的《短歌行》后说:“盖一厢口中饮酒,一厢耳中听歌凭空作想,想出这曲曲折折,絮絮叨叨,若连贯,若不连贯,纯是一片怜才意思。”你同意“怜才”一说吗?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同意。这首诗是曹操诗歌中具有代表性的言志之作。全诗通过对时光易逝、贤才难得的再三咏叹,抒发了自己求贤若渴的感情,表现出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