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升初网 > 古诗词 > 正文

古缠头曲翻译、赏析、拼音版注音与阅读答案(苏轼)

2018-02-22 21:57:53  来源: 小升初网  
字号:

古缠头曲.jpg

  古缠头曲全文(原文):

  鹍弦铁拨世无有,乐府旧工惟尚叟。

  一生喙硬眼无人,坐此困穷今白首。

  翠鬟女子年十七,指法已似呼韩妇。

  轻帆渡海风掣回,满面尘沙和泪垢。

  青衫不逢湓浦客,红袖漫插曹纲手。

  尔来一见哀骀佗,便著臂韝躬井臼。

  我惭贫病百不足,强对黄花饮白酒。

  转关护索动有神,雷辊空堂战窗牖。

  四弦一抹拥袂立,再拜十分为我寿。

  世人只解锦缠头,与汝作诗传不朽。

  古缠头曲字词句解释(翻译):

  鹍弦:亦作“ 鵾絃 ”。用鵾鸡筋做的琵琶弦。

  铁拨:指弹拨弦乐器的工具。

  “一生喙硬眼无人,坐此困穷今白首。”:一辈子嘴硬,目中无人,现在头发白了,穷困到现在这个地步。

  翠鬟:1.妇女环形的发式。 2.指美女。 3.比喻秀丽的山峦。

  渡海:满肚子牢骚,出家当和尚

  湓浦:即 湓水 。

  骀佗:亦作“駘驼”。亦作“ 駘它 ”。驼背。

  雷辊:雷滚;雷鸣。

  窗牖:窗户。

  古缠头曲全文拼音版(注音版):

  kūn xián tiě bō shì wú yǒu , yuè fǔ jiù gōng wéi shàng sǒu 。

  yī shēng huì yìng yǎn wú rén , zuò cǐ kùn qióng jīn bái shǒu 。

  cuì huán nǚ zǐ nián shí qī , zhǐ fǎ yǐ sì hū hán fù 。

  qīng fān dù hǎi fēng chè huí , mǎn miàn chén shā hé lèi gòu 。

  qīng shān bù féng pén pǔ kè , hóng xiù màn chā cáo gāng shǒu 。

  ěr lái yī jiàn āi tái tuó , biàn zhuó bì gōu gōng jǐng jiù 。

  wǒ cán pín bìng bǎi bù zú , qiǎng duì huáng huā yǐn bái jiǔ 。

  zhuǎn guān hù suǒ dòng yǒu shén , léi gǔn kōng táng zhàn chuāng yǒu 。

  sì xián yī mǒ yōng mèi lì , zài bài shí fēn wèi wǒ shòu 。

  shì rén zhǐ jiě jǐn chán tóu , yǔ rǔ zuò shī chuán bù xiǔ 。

  古缠头曲赏析(鉴赏):

  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 (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 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苏轼的祖父是苏序,表字仲先,祖母史氏。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是很用功。 苏轼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 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好交友, 好美食, 创造许多饮食精品,好品茗, 亦雅好游山林。

  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自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于嘉祐二年(1057年)进京应试。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小试官是诗坛宿将梅尧臣。这两人正锐意诗文革新,苏轼那清新洒脱的文风,一下子把他们震动了。策论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苏轼在文中写道:“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欧、梅二公既叹赏其文,却不知这几句话的出处。及苏轼谒谢,即以此问轼,苏轼答道:“何必知道出处!”欧阳修听后,不禁对苏轼的豪迈、敢于创新极为欣赏,而且预见了苏轼的将来:“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苏轼一时声名大噪。他每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京师。当父子名动京师、正要大展身手时,突然传来苏轼苏辙的母亲病故的噩耗。二兄弟随父回乡奔丧。嘉祐四年十月守丧期满回京,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四年后还朝判登闻鼓院。治平二年,苏洵病逝,苏轼、苏辙兄弟扶柩还乡,守孝三年。三年之后,苏轼还朝,震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开始了。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反对新法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很愤怒,让御史谢景在皇帝跟前说苏轼的过失。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熙宁四年至熙宁七年(1074年)被派往杭州任通判、熙宁七年秋调往密州(山东诸城)任知州、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在徐州任知州、元丰二年四月调往湖州任知州。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