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山拼音版注音:
wǒ shēng piāo dàng qù hé qiú , zài guò guī shān suì wǔ zhōu 。
我生飘荡去何求,再过龟山岁五周。
shēn xíng wàn lǐ bàn tiān xià , sēng wò yī ān chū bái tóu 。
身行万里半天下,僧卧一庵初白头。
dì gé zhōng yuán láo běi wàng , cháo lián cāng hǎi yù dōng yóu 。
地隔中原劳北望,潮连沧海欲东游。
yuán jiā jiù shì wú rén jì , gù lěi cuī tuí jīn zài fǒu 。
元嘉旧事无人记,故垒摧颓今在不。(不,通假“否”,便于押韵!)
龟山翻译:
岁:年,年头。
身行:操行;品行。
沧海:指大海。
摧颓:1.摧折,衰败。2.困顿,失意。 3.毁废。
龟山赏析:
《龟山》之作是苏轼在熙宁四年赴杭的旅途中,经龟山时而 作。苏轼在通判杭州之前,正直王安石当政,他处理政务决断精政,名声远扬。并多次上书神宗,质问和启悟神宗,便因此而激怒了王安石。迎合王安石之人趁机诬奏苏轼过失,但“穷治无所 得”,苏轼不予辩论,要求到外地做官。
正直中年时期的苏轼, 胸中积郁着各种复杂的心情,离京赴杭上任。在奔波的旅途中, 再次经过泗州盱眙县的龟山,便创作了这首诗歌。
自治平三年秋 苏轼护送其父灵柩过于此, 至熙宁四年九月再次经过, 时隔五年, 事随竟迁, 朝廷上的各种黑暗和排挤, 导致苏公仕途道路的不畅。
五年前送走了父亲,五年后,又要远离夫人和刚出生的儿子,至外地做官,相思之情也油然而生。从学术背景来看,宋代的佛教 明显地呈现出中国化的趋势, 主要体现在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 认识和态度上。因此以儒学为主,佛、道为辅的三教新格局,成 为宋代以后中国学术的主流。同时,随着民间佛教和学士佛教的 发展, 佛教思想深入人心, 社会各阶层人士崇奉佛教者比比皆是。 上自皇室官僚,下至平民百姓,信仰佛教蔚然成风。无论老少、 士、农、商、男女皆遁入佛门。陈寅恪先生说:“自宋以后,佛 教以深入中国人之骨髓,不能脱离。”
因此,苏轼的生活、诗歌 创作也与佛教有着内在的联系。 仔细体味《龟山》诗的思想内容,可以看出苏轼早期仕途上 的不畅和生活上的奔波劳碌以及他竭尽忠心为国效力的决心。 此诗前四句记事,写龟山。后四句抒怀,因不能报效朝廷故欲东游 沧海,并从龟山故垒之摧颓,慨叹立功亦无用的伤情。首联第一 句写到“我生飘荡欲何求”,王文诰认为此句领起全章,即“去 无所逐来无恋”。
一个“飘”字则体现了苏轼在仕途道路上的羁 旅漂泊,居无定所,不能怀揣一颗安定的心,来报效国家。这样 飘荡的生活, 却不被统治者重用, 我渴求的是什么呢?一个 “何” 字,也再现了作者此时此刻那种茫然抑郁的情怀。 “再过龟山岁 五周” , 自治平三年扶父丧归蜀, 重经此地, 刚好五年。 对于 “身 行万里半天下,僧卧一庵初白头”二句,此联谓“五周”之飘荡, 皆名场仕途所致也。五年来漂泊万里,走遍半个天下,而五年前 在龟山遇到的一个和尚,他卧在一草蓭中,头发开始斑白了,而 我之飘荡才刚刚开始,正无已时,也许像僧头白时而止,像其父 归于尘土而止, 即在心里坦言自己不如一个和尚能自由安闲的生 活。颈联“地隔中原劳北望,潮连沧海欲东游”两句,站在龟山 上隔着中原向北方望去,面对仕途的挫折,想远离现实去东游寻 仙。
此联是从龟山的地面层次,而此诗乃是借形势以发挥,上句 即云“浮云蔽日”意,下句即“乘桴浮海”,皆有意运用空灵, 故人不觉也。尾联借此地旧事,轻轻一问,作收全篇。通过对古 迹的荒废,引出对古今兴亡的感慨,来映衬自己一身的沉浮和所 遭遇环境的变化。 从艺术方面来看《龟山》这首诗,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语 言朴素宽广,为全诗奠定了浓烈的感情基调。前四句诗中,王文 诰在《苏文忠公诗篇编注集成》中评到:“去得顺风来者怨,此 句通篇主脑,却不道破。”我生飘荡欲何求?一线贯穿,皆用此 意。苏轼的诗作中类似的诗句有:“此生飘荡何时歇”在其创作 中时常出现, 家在西南, 常作东南别。 东坡生命的中程离蜀北上, 再未踏上故乡的土地。“我今漂泊等鸿雁,江南江北无长栖。” 在三十多年的游宦、贬谪、辗转四方中,一再吟道: “归去来兮, 吾归何处。”其实东坡的飘零此时才刚刚开始,他不会想到还有 黄州、惠州、儋州这样更大的飘荡在等待他。
时隔五年,而此时 的龟山之景,让他更是触景生情,萌发对父亲的吊念和对家乡的 思念。面对眼前的一切遭遇,我生何求?诚为苏轼人生思考之核 心问题。 “身行万里半天下,僧卧一庵初白头。” “万里”和“一 庵”妙作偶对,阔远奔波、静闲悠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行” 和“卧”两个字的运用,动静结合, 给此诗又增添了生动的气息。 僧人的静卧仿佛含有深邃的哲理, “有恨无人省”的哀怨隐含的 回荡在诗歌当中,这成为他文学创作总谱中的一个重要旋律,也 是其诗歌艺术风格的一个重要侧面, 与苏轼慢淫佛学有着千丝万 缕的关系。对于许多大家名篇都存在着失粘的问题。李白亦未能 避免,其《赠崔秋浦》五律中两联云:“地逐名贤好,风随惠化 春。水从天汉落,山逼画屏春。”句式毫无变化。尝有句云: “莫 向大家吹索苦,少陵曾有失粘诗。”
苏轼的《龟山》,就是一首失粘的七律之作。其颔联与首联失粘,苏轼此诗且有颔颈两联雷 同之病。从音韵的格式来看,应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 这一粘对规则。但是颔联的第二、四、六字三处都失粘。不能和 首联的第二句相粘。许多人会认为这是苏轼创作的一种失误,才 导致首颔失粘的问题。但是这一失粘问题的存在,确使诗歌整体 的意境更加的深远,表达的情感更加的深邃细腻。所以便引发了 苏黄二人对于颔联的争论。黄庭坚指出应该是: “身行万里半天 下,僧卧一庵初日头。”“天下”和“白头”不对仗,故改白头 为日头。 两个人也因此争论不休。 后来苏轼承认鲁直说的有道理。 在这里不是因为对仗不工整而否认苏轼的大家风范, 并因此而怀 疑他的诗歌创作水平和成就。正是因为在他的诗歌创作中,他在 一步步大胆的尝试着打破常规格律对仗等规则的限制。 来追求一 种自由的创作方式,正如其人的性格特征,豪迈奔放,不受限制 和约束。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才会在仕途上奔波,一而再再而 三的被贬谪他乡。 所以, 这首诗歌并不会因为首联和颔联的失粘, “天下”和“白头”的不对仗而逊色。恰是因为这些的突破,才 会更能体现苏轼此诗的处境和心情。 苏轼在时隔五年之后重游龟山, 在这五年的时光中他仕途不 顺,调迁频繁,风霜万里,不得安居,不禁慨叹横生,留下了这 部佳作。纪昀在《苏文忠公诗集》里评《龟山》诗则云:“霸业 雄图,尚有今昔之感。而况一人之身乎?前四句与后四句映发有 情,便不是自古套语。”此诗记事抒怀交相呼应。虽有失粘的问 题存在,但这也是对突破诗歌创作规则限制的大胆创新和尝试。 使诗歌在整体结构上超凡脱俗, 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上有其独 特的魅力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