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升初网 > 阅读理解 > 正文

《啊!风》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阅读答案)

2025-02-06 23:03:50 来源: 小升初网
字号:

  阅读下面《啊!风》节选,完成后边相应的阅读理解题!

《啊!风》

  1.请根据选文内容,发挥想象,补全下面的对话。

4377.png

  →答案解析:结合题干中的“明月别枝惊鹊”,可知填写的诗句是“清风半夜鸣蝉”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结合题干中的“居高声自远”,可知填写的诗句是“非是藉秋风”出自唐代虞世南的《蝉》。结合题干中的“不知细叶谁裁出”,可知填写的诗句是“二月春风似剪刀”出自唐诗人贺知章的《咏柳》。结合题干中的“过江千尺浪”,可知填写的诗句是“入竹万竿斜”出自唐代李峤的《风》。书写时要注意“鸣、蝉、藉、剪、竿”。

  ➤参考答案:清风半夜鸣蝉;非是藉秋风;二月春风似剪刀;入竹万竿斜

  2.请结合选文,联系自身实际,谈谈“这就好似人的思想,静止则死,活动才生”这句话带给你的启示。

  →答案解析:“这就好似人的思想,静止则死,活动才生”说明人的思想就如同作者笔下的“风”,如果停滞不前,就失去活力,只有一直“奔跑、驰骋、永不停息”才能保持它的活力,不断成长和发展。这启示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要勤于思考,不断充实自己,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收获和成就。

  ➤参考答案:一个人的思想必须保持活跃,才能不断产生新的想法,迸发出新的活力。在生活中,勤于动脑的人,他的思维会非常灵活并具有创新性;一个不愿动脑学习、思考的人,他的思维便很有局限性。这启示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不断思考,才能持续进步。

  3.下列描述中,正确体现了风对待不同对象时表现出的不同态度的一项是(___)

AB
风总是以同样的态度对待所有人和事物,没有区别。风在面对弱者时显得更加刚毅,而面对强者时则更为谦恭。
CD
风在原野上浩浩荡荡地伸展时,对下层弱者显得和蔼可亲,对倨傲的强者则威风凛凛。风无法被人类觉察到,因此它对人类或强或弱的行为并不敏感。

  →答案解析:A项错误,因为文中指出风会因地形的不同而改变其态度,并非总是以同样的态度对待;B项错误,因为它将风对待强弱者的态度颠倒了;D项错误,因为文中提到虽然我们看不见风,但我们能听见它的声音,感受到它的存在,说明风的行为是可以被人类感知的,对人类或强或弱的行为也是敏感的。

  ➤参考答案:C

  4.自然界处处给我们启示,“风”中蕴含哲理,莲花也是如此。结合链接材料,说说作者借“莲”表达了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

  [链接材料]予①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②,不蔓不枝③,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④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⑤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爱莲说》,有删改)

  [注释]①予:我。②中通外直:(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③不蔓不枝: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④亵(xiè)玩:靠近赏玩。⑤鲜(xiǎn):少。

  →答案解析:结合“[译文]: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远闻更加清芬,洁净地挺立,(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它们)但是不能靠近赏玩。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棕!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应当人很多了。”抓住主题中心概括即可。

  ➤参考答案:作者通过对莲清白、高洁、坚贞的歌颂,表达了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视和厌恶,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和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