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月迹》节选,完成后边相应的阅读理解题!
1.文中划线部分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亮____________的特点。这个过程可用图呈现,请补充完整。
白道儿→ → 。
→答案解析:“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这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月亮的活泼可爱;描写了月亮从白道儿到半圆到满盈的变化过程。
➤参考答案:拟人;活泼;半圆;满盈;
2.“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展开丰富的想象,你觉得月亮里有什么?由此你想到哪个与月亮有关的中国故事?
我仿佛看见月亮里有 、 、 。
我想到与月亮有关的中国故事是 (填序号)
A | B |
《嫦娥奔月》 | 《夸父逐日》 |
C | D |
《水滴石穿》 | 《孔融让梨》 |
→答案解析:结合对中国故事的阅读理解,根据月亮的特点,进行正确作答;阅读各项,《嫦娥奔月》与月亮有关,其他各项都与月亮没有关系。
➤参考答案:广寒宫;桂花树;玉兔;A
3.作者对桂树的描写很有特色。仿写句子,通过把画面写具体表达对广州的喜爱之情。(可以使用恰当的修饰和补充说明的语句)
[例]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大榕树;木棉花
我选 。
→答案解析:结合对句子中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抓住事物的特点,用叠词进行描述作答。
➤参考答案:木棉花;春天的广州,随处可见羞答答的木棉花,嫩嫩的花枝,嫩嫩的花蕊,木棉花还未完全开,却有了柔柔的姿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