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宜兴留题竹西寺拼音版注音:
shí nián guī mèng jì xī fēng , cǐ qù zhēn wéi tián shè wēng 。
十年归梦寄西风,此去真为田舍翁。
shèng mì shǔ gāng xīn jǐng shuǐ , yào xié xiāng wèi guò jiāng dōng 。
剩觅蜀冈新井水,要携乡味过江东。
dào rén quàn yǐn jī sū shuǐ , tóng zǐ néng jiān yīng sù tāng 。
道人劝饮鸡苏水,童子能煎莺粟汤。
zàn jiè téng chuáng yǔ wǎ zhěn , mò jiào gū fù zhú fēng liáng 。
暂借藤床与瓦枕,莫教辜负竹风凉。
cǐ shēng yě jué dōu wú shì , jīn suì réng féng dà yǒu nián 。
此生也觉都无事,今岁仍逢大有年。
shān sì guī lái wén hǎo yǔ , yě huā tí niǎo yì xīn rán 。
山寺归来闻好语,野花啼鸟亦欣然。
归宜兴留题竹西寺翻译:
①竹西寺——在扬州。
②田舍翁:年老的庄稼汉。时作者买地于常州宜兴,故云。
③剩——作多字讲。蜀冈——井名。井在扬州,唐陆羽评为“天下第五泉”。
④鸡苏、莺粟——都是药用植物,可以用作饮料。莺粟:即罂粟。苏辙《种罂粟》二章云:“罂小如罂,粟细如粟。与麦皆种,与穄皆熟。苗堪春菜,实比秋谷。”三章云:“柳槌石钵,煎以蜜水。便口利喉,调养肺胃。”
⑤大有——大熟,丰收。
⑥据苏辙作子瞻墓志:“公至扬州,常州人为公买田,书至,公喜,作诗有闻好语之句。”
归宜兴留题竹西寺赏析:
《归宜兴留题竹西寺》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写的一首诗。此诗作于元丰八年(1085)五月一日,为苏轼由南都(今河南商丘)东下,回常州宜兴,途经扬州时所作。这一年,东坡自请归耕常州,得到朝廷应允。遂自南都辗转至常州。路途经扬州,见沿途风光旖旎,生活情韵浓厚,颇受感染,想到自己终于可以结束飘荡的生活,而定居常州,那长期因贬谪而压抑晦暗的情绪,也似乎随之荡涤一空。在这样欢愉的心境里,欣然题诗竹西寺的壁上,表现出洒脱自在、情趣盎然的意态。
此诗作于公元1085年(元丰八年)五月。苏轼量移汝州,途中讫退休获批准,始从扬州归休宜兴。时宋神宗刚死不久。苏轼题诗,一为退休获准而高兴,二为淮浙间丰熟而欢欣。后来竟遭到御史们的弹劾,特别是第三首诗末一句。
这三首小诗以一种轻松自在的笔调,表达了归隐宿愿终于实现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贬谪之身得以解脱的闲适、放达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