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人在《送严士元》中怎样多层次地描绘江南水乡的景物?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首联总写江南水乡初春的特点——春寒料峭,乍阴乍晴,变幻不定;颔联具体描摹江南春景,主要抓住雨和花;颈联则分写现实和想象中的景色。以之寄托别情,并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惆怅之情。
二、《送严士元》颈联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请作简析。
这两句诗表现了作者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实写目送孤帆远去,虚写想象中湖南的景物,都是对朋友深挚感情的反映;“万里情”直抒胸臆,惜别之情尤其突出。
三、清代学者方东树说《送严士元》“(第)三、四句卓然名句,千载不朽”,试赏析这两句诗。
细雨看不见,看看衣服已湿,说明时间过了很久;“闲花”既说明落花很轻,又可见作者心在叙谈而不在赏景;拈出细雨、闲花,笔触细腻,表明作者心目中忘了时间、天气、景物,形象而含蓄地表现出了作者与朋友相见的惬意心情。
四、《送严士元》写景极有特色,试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1)其中第一句中的“倚”字,不仅表明了春天来临,而且把春天拟人化,富有生气,以此表现朋友相见的喜悦心情。
(2)作者写景调动了各种感官,使得景物富有层次感。比如首联描写“水国春寒”,阴晴不定的感觉;“细雨湿衣”“闲花落地”又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细”的看不见,“落”得听不到,如此柔美,给人以惬意心情。
(3)运用一连串“景语”来叙述事件的进程和人物的行动。从“倚棹”二字,可以知道这两位朋友是在城江边偶然相遇,稍作停留;颔联不只是单纯描写风景,仿佛看见景色之中复印着人物的动作,可以领略到人物在欣赏景色时的惬意表情;颈联一方面写出了落日去帆的景色;另一方面,又暗暗带出了两人盘桓到薄暮时分而又恋恋不舍的情景。情、景、事同时在读者眼前出现,寄托了与友人相遇而又别离的复杂情思。
五、说说 “草绿湖南万里情”一句中“情”包含了哪些内容,请结合《送严士元》加以分析。
(1)前两联,“春风倚棹”“细雨湿衣”“闲花落地”均写出了诗人与朋友偶然相遇、携手谈笑的喜悦之情。
(2)颈联中“草绿湖南”是想象之景,却又把朋友之间的情感蕴含其中,依依惜别之情不言而喻。
(3)尾联 “青袍今已误儒生”,一个“误”字,表明了失意的读书人的愤激之情。
送张舍人之江东(李白)
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
天清一雁远,海阔孤帆迟。
白日行欲暮,沧波杳难期。
吴洲如见月,千里幸相思
六、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表达的情感却各有不同,试以两诗的尾联为例简要分析。
(1)《送张舍人之江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离去虽有留恋不舍,但更多的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最后一句诗人想象友人到了吴洲,两人虽然相隔千里,但能共对一轮明月互诉思念之情。
(2)《送严士元》既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遇又别离的难舍情思,又写出了怀才不遇,仕途不顺的不满之情。诗中“青袍”指代低微官职,“儒生”代表读书人,“已”“误”二字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满腹才华,却被官场所误、仕途不畅的愤闷之情。
七、 以下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B )
A. 《送张舍人之江东》记叙了张舍人在秋季欲暮时分乘船踏上旅途,诗人以“一雁”和“孤帆”借代离去的友人,暗指友人此行的孤独和作者的不舍。
B. 《送张舍人之江东》诗人善用婉曲,表面写日暮,实际写心寒;表面写江水,实际写相思。两者皆为双关意。
C. 从《送严士元》首句中的“倚掉”二字,我们可以知道诗人与朋友是偶然相遇。“倚”字,不仅表明了春天来临,而且可以让我们想象二人在岸上携手谈笑之景。
D. 《送严士元》中诗人调动了各种感官,使得景物富有层次感。既从视觉,又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
E. 两首诗都善于借景抒情,“江水”“沧波”“明月”“细雨”“闲花”“斜日”“绿草”等构成送别友人时所见的自然景色,其间融人诗人深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