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升初网 > 古诗词 > 正文

春日莺啼修竹里的意思(翻译、赏析、拼音版注释)

2018-02-16 21:46:24  来源: 小升初网  
字号:

1517448614699008.jpg

  “春日莺啼修竹里”出自杜甫的古诗《滕王亭子》,意思是“春天鸟儿在茂密高大的树林里面啼叫”。

  滕王亭子全文(原文):

  其一

  君王台榭枕巴山,万丈丹梯尚可攀。

  春日莺啼修竹里,仙家犬吠白云间。

  清江锦石伤心丽,嫩蕊浓花满目斑。

  人到于今歌出牧,来游此地不知还。

  其二

  寂寞春山路,君王不复行。

  古墙犹竹色,虚阁自松声。

  鸟雀荒村暮。云霞过客情。

  尚思歌吹入,千骑拥霓旌。

  滕王亭子全文拼音版(注音版):

  jūn wáng tái xiè zhěn bā shān , wàn zhàng dān tī shàng kě pān 。

  君王台榭枕巴山,万丈丹梯尚可攀。

  chūn rì yīng tí xiū zhú lǐ , xiān jiā quǎn fèi bái yún jiān 。

  春日莺啼修竹里,仙家犬吠白云间。

  qīng jiāng jǐn shí shāng xīn lì , nèn ruǐ nóng huā mǎn mù bān 。

  清江锦石伤心丽,嫩蕊浓花满目斑。

  rén dào yú jīn gē chū mù , lái yóu cǐ dì bù zhī huán 。

  人到于今歌出牧,来游此地不知还。

  ----

  jì mò chūn shān lù , jūn wáng bù fù xíng 。

  寂寞春山路,君王不复行。

  gǔ qiáng yóu zhú sè , xū gé zì sōng shēng 。

  古墙犹竹色,虚阁自松声。

  niǎo què huāng cūn mù 。 yún xiá guò kè qíng 。

  鸟雀荒村暮。云霞过客情。

  shàng sī gē chuī rù , qiān jì yōng ní jīng 。

  尚思歌吹入,千骑拥霓旌。

  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乃北方的大士族。其远祖为汉武帝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审言。杜甫与唐代另一大诗人即“小李杜”的杜牧同为晋代大学者、名将杜预之后。不过两支派甚远,杜甫出自杜预次子杜耽,而杜牧出自杜预少子杜尹。杜甫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他少年时也很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开元十九年十九岁时,杜甫出游郇瑕(今山东临沂)。二十岁时,漫游吴越,历时数年。开元二十三年(735),回故乡参加“乡贡”。二十四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杜甫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一职,杜甫于是赴兖州省亲,开始齐赵之游。

  天宝三载(744)四月,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同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之后,杜甫又到齐州(今山东济南)。过了4年,秋天转赴兖州与李白相会,二人一同寻仙访道,谈诗论文,结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友谊。秋末,二人握手相别,杜甫结束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漫游生活,回到长安。

  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 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

  天宝六载,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科举之路既然行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他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著贫困的生活,“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

  天宝十年正月,玄宗将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于是在天宝九载冬天预献三《大礼赋》,得到玄宗的赏识,命待制在集贤院,然而仅得“参列选序”资格,等候分配,因主试者仍为李林甫所以没有得到官职。

  天宝十四年,杜甫被授予一个河西尉这种小官,但杜甫不愿意任此“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的官职,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长安也十年有余,为生计而接受了这所学无用之职。十一月,杜甫往奉先省家,杜甫刚刚进到家门就听到哭泣声,原来小儿子饿死了。就长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见闻,写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