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江送客拼音版注音:
èr yuè pín sòng kè , dōng jīn jiāng yù píng 。
二月频送客,东津江欲平。
yān huā shān jì zhòng , zhōu jí làng qián qīng 。
烟花山际重,舟楫浪前轻。
lèi zhú quàn bēi xià , chóu lián chuī dí shēng 。
泪逐劝杯下,愁连吹笛生。
lí yán bù gé rì , nǎ dé yì wéi qíng 。
离筵不隔日,那得易为情。
泛江送客翻译:
二月频频有亲朋好友离开,东津渡口的江都快被踏平了。
烟花在山间重叠,水上的船只感觉非常轻盈。
含泪喝下告别的酒,心中发闷笛声连起。
前别的宴席一天接一天,太让人伤感了。
泛江送客赏析:
此诗为广德元年暂游左绵时作。打鱼歌云"绵州江水之东津"是也。钱笺舆地纪胜东津在郪县东四里,渡涪江水。
上四句泛江送客,下四句临别伤情,春水生,故江平。烟花承二月,舟楫承东津。重轻二字,眼在句底。把杯闻笛,适足增悲,离筵故也。不隔日,应上频送。
王融有诗云"烟花杂如雾。""烟花山际重",重有浓厚之意。黄生云重即平声深字,言望去非一重也。
隋尹式诗"泪逐断弦挥。"王洙曰马融去京逾年,有洛客逆旅吹苗,暂闻之甚悲感。全诗给人以悲戚之感,情真意切,惜别之情溢于言表。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仓惶西逃。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这时的杜甫已将家搬到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他听说了肃宗即位,就在八月只身北上,投奔灵武,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同被俘的王维被严加看管,杜甫因为官小,没有被囚禁。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时值安史之乱,他时刻注视着时局的发展,在此期间写了两篇文章:《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冠形势图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为剿灭安史叛军献策,考虑如何减轻人民的负担。当讨伐叛军的劲旅——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的兵马路过华州时,他写了《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的诗,表达了爱国的热情。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