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科技与文化遗产相融合》相关材料,完成后边阅读理解题!
1.通过阅读以上三则材料,我发现小明是从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现代科技对文化遗产发挥着重要作用。
→答案解析:材料—根据关键句“其中,用3D打印技术给青铜尊做*防护服’,从而减少磨损,这在考古工作中还是首次应用。同时,多功能考古操作系统、文物应急保护平台等技术的运用,为保护三星堆中的历史文物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可知是从文物保护方面;材料二根据“通过现代科技能让已经'消失的文物重新展现在我们面前“可知是从数字复原方面;根据材料三“数字科技是将博物馆资源转化与传播的重要手段“是从数字科技方面。
➤参考答案:文物保护、数字复原、数字科技。
2.阅读材料一可以知道,除3D打印技术之外, 、 等技术的运用,为保护三星堆中的历史文物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
→答案解析:根据“同时,多功能考古操作系统、文物应急保护平台等技术的运用,为保护三星堆中的历史文物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可知答案。
➤参考答案:多功能考古操作系统/文物应急保护平台。
3.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三,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看见”圆明园》数字体验展,通过“园居理政”“畅襟仙境”“西风东纳”三大主题,多角度复现“万园之园”的恢弘景色。______。
②北京故宫从1998年开始将文物底账卡录入数据库。经过不断努力,截至2022年已公开发布文物影像大约为8.3万件。______。
→答案解析:①正确。②有误,根据材料三图表内容,截至2022年已公开发布文物影像8.3万件,不是“大约”。
➤参考答案:①正确。②有误。
4.材料三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 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地写出了 。
→答案解析:从“北京故宫作为180余万件文物的汇集地,历经了20余年的时间,实现了故宫的数字化转型“中“180余万件、20余年““这些数字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地写出了北京故宫将文物数字化的成果。
➤参考答案:列数字/准确具体地写出了北京故宫将文物数字化的成果。
5.下面这则阅读链接,有同学认为应该补充到小明的主题汇报材料中,你同意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阅读链接】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二十四节气”,在2016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第24届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从“雨水”开始倒数,历经二十四个节气,最终落至“立春”,人工智能、AR、裸眼3D等多种技术综合运用所呈现出的辉煌的时间文化,惊艳了世人,将中国气韵传递给了全世界。(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答案解析:结合自身理解作答。首先阐明观点,然后组织语言阐述理由,答案不唯一,语言通顺合理即可。
➤参考答案:我同意将这个阅读链接补充到小明的主题汇报材料中。因为它进一步说明了数字科技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同时,它还是一个有代表性的具体案例,能够加强主题活动的说服力和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