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姥姥的端午》原文,完成后边相应的阅读理解题!
1.第②自然段写姥姥的絮语和动作,表现了姥姥_______。
→答案解析:从“此后每自清明夜始,随着金银花的细碎步声,临近粽香五月,梦境中依然有姥姥的絮语叮咛,踱着疲惫的小脚,轻轻推门,轻轻走近,拾起床边垂落的被角,为我一掩再掩。”可以知道,姥姥生前每年都会为端午忙碌、准备。体现了姥姥勤劳、慈爱的特点。
➤参考答案:勤劳、慈爱,对“我”的关心和爱护。
2.本文第③自然段写“我”童年时“姥姥的端午”,后面的文章接下来还写了 、 和 这三个端午。
→答案解析:从第⑤段开头“姥姥的端午,从老家搬到城里,仍旧有初始的味道。”第⑥段开头“最后的端午,姥姥依旧忙碌”和第⑧段开头“次年端午,凝重在无限哀思里”可以知道姥姥的三个端午分别是从老家搬到城里时的端午、姥姥生命中最后的端午以及姥姥去世次年的端午。从时间上找到这三个端午。
➤参考答案:从老家搬到城里时;姥姥生命中最后的;姥姥去世次年。
3.第④自然段中“姥姥转身回望,却已一笑白头”和第⑤自然段中“姥姥更多地呆坐在门前,想念乡间……”分别表现了姥姥 和 的情感。
→答案解析:第④段中“姥姥一双操劳的枯手,渐渐托不住昔日蹒跚的娃儿们,当小弟也站在她身后”,可以看出姥姥陪伴孩子们长大,她却慢慢变老了,表现出了姥姥对子孙的关爱。第⑤段中“姥姥更多地呆坐在门前,想念乡间……”,体现了姥姥对乡村生活的怀念。
➤参考答案:慈爱、善良,对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满足;不习惯城市生活,怀念乡间农家生活。
4.第⑨自然段主要写 ,这样写的作用是 。
→答案解析:第⑨段是作者对姥姥年轻时在端午佳节美好秀丽形象的想象,这样写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到姥姥在作者心目中的形象,使姥姥的形象更加丰满;把姥姥置身于端午中那个寂静悠然的环境中,也能衬托出姥姥的美好品质。
➤参考答案:“我"对姥姥年轻时的美丽形象的想象;形象地表明了姥姥的美好品质代代相传,以及“我”对姥姥的深切怀念之情。
5.请写出对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姥姥的端午永远是其中一部分鲜洁的水,涤荡着我生命的五月,走过多少年,芬芳多少年”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解析:首先分析句子使用了什么手法,使用这些手法有什么作用。题干中的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姥姥的端午”比作“一尺鲜洁的水”,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姥姥美好的品格。而这样美好的品格也在影响着我、激励着我,让我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