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蓝藻》原文,完成后边相应的阅读理解题!
1.带着问题读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看到课文题目,你产生的问题是______?
你还知道一种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
→答案解析:读到标题“蓝藻”,产生的问题,如:什么是蓝藻?蓝藻的特点是什么?提高阅读的速度的方法:带着问题阅读,默读,跳读,集中注意力读、不回读。
➤参考答案:什么是蓝藻?蓝藻有什么作用?;集中注意力读、不回读
2.选出下列关于短文内容的说法正确的一项。(______)
A | B |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力最旺盛的生物是蓝藻。 | 地球上的氧气都是蓝藻提供的,没有蓝藻就没有大气圈。 |
C | D |
任何温度,蓝藻都可以生存。 | 不是所有蓝藻都对环境有害。 |
→答案解析:
A.结合文章第①段“蓝藻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之一”,第②段“蓝藻是生命力最旺盛的生物之一可知”,可知该项表述过于绝对,故错误。
B.结合文章第①段“亿万年来,蓝藻默默地为地球提供着氧气,是目前地球大气圈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在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可知,蓝藻为地球提供氧气,但地球上的氧气不是都由蓝藻提供,表述过于绝对,故错误。C.结合文章第②段“它能存在于90℃高温的温泉中,也能存在于冰山里。"可知,蓝藻可以耐高温和高寒,但是不是任何温度都可以生存,故表述错误。故选D。
➤参考答案:D
3.选出第②自然段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______)
A | B |
作比较 | 列数字 |
C | D |
举例子 | 打比方 |
→答案解析:画线句"蓝藻大约出现在距今35-33亿年前:现在已知约2000种,中国有记录的约900种”,该句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列“35-33亿年""2000种""900种"这些数字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故选B。
➤参考答案:B
4.选出下列关于蓝藻治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______)
A | B |
蓝藻爆发后,应急处理只有打捞这一种方法。 | “物理吸纳法”可以清除水底的蓝藻,效果最佳,值得推广。 |
C | D |
化学药剂会污染湖泊,因此化学方法无法用于消除蓝藻。 | 利用微生物直接侵入蓝藻细胞属于生态治理,效果很好。 |
→答案解析:A.结合第④段“一旦蓝藻爆发,打捞是应急处理的第一步,但不能清除水中的所有蓝藻"可知,打捞是应急处理的第一步,不是唯—方法,故表述错误。
B.结合第④段“另一种应急方法是‘物理吸纳法,往水里添加黏土,让蓝藻吸附在黏土颗粒上,令其沉入水底。这也没法治本,因为水底的蓝藻仍然会继续爆发。"可知,“物理吸纳法""并不是最佳方法,因为水底的蓝藻仍然会继续爆发。故表述错误。C.结合第④段“化学方法也可以应用于蓝藻的清除,比如在水中投放杀藻剂或絮凝剂。不过,这些化学药剂可能对湖泊产生污染,因此对化学药剂有着很高的要求。"可知,化学方法可以应用于清除海藻,但是要控制化学药剂的量,不然会对水质造成污染。故表述错误。故选D。
➤参考答案:D
5.下面关于蓝藻的介绍和短文第①自然段相比,你喜欢哪种表达方式?为什么?
我是一枚蓝藻。早在35亿年前,我的祖先就出现在地球上,比凶猛的恐龙和遍布五湖四海的三叶虫都要古老。我们蓝藻一族个头虽小,却是这个星珠上非常古老的生物,为生命的进化做出过巨大贡献。
→答案解析:第①自然段以第三人称介绍蓝藻,语言严谨、准确、科学,让读者对蓝藻有一个准确具体的了解;蓝藻的自我介绍,语言生动形象,“比凶猛的恐龙和遍布五湖四海的三叶虫都要古老"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表现蓝带出现在地球上时间早,运用拟人的手法,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本题为开放性作答,理由充分,语句通顺即可。
如:我喜欢蓝藻自我介绍。语段以蓝藻第一人称的视角,通过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蓝藻在地球上出现很早,语言生动形象,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参考答案:我喜欢第①自然段的表述,第①自然段语言严谨、准确、科学,能够给我们以知识,让我们准确具体地了解蓝藻这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