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升初网 > 政策资讯 > 正文

深圳共享学区、分享学区、优享学区的区别

2021-11-29 09:34:22  来源: 小升初网  
字号:

  随着深圳的快速发展,人口增幅与学位建设也出现了不匹配的情况,即便“一个萝卜N个坑”,但“萝卜”多、“坑”各不相同,到底进入哪个“坑”就成了问题。

  这种情形在深圳部分教育资源差距较大的的地区尤为明显。因此,在解决热点学校、热点片区的学位供需矛盾问题上,深圳教育部门的大学区推进过程,采取了“小步慢跑”的办法。

  2017年,大学区制度缓慢推进,罗湖区新增2个大学区试点,辖区内共有5个大学区。

  2018年,坪山开始设大学区。

  此外,深圳各市、区教育部门还以谨慎的态度尝试对热点片区和学校的学区进行“微调”,整合新旧学校对学区进行划分,推出“共享学区”、“优享学区”、“分享学区”的招生政策,与“大学区”配套适用。

  “共享学区”,即居住在共享学区内的家长,除了可以选择地段内的学校,还可以选择地段外共享学区内的另外一所作为第一志愿。

  “分享学区”,即A学校可以分享B学校学位,那么A学校片区学生可填报B学校作为志愿校,但B学校学区范围内学生不能填报A学校。

  “优享学区”,即在现有部分共享学区范围内,根据适龄人数、学校分布、所在社区、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为每所学校再划定一个优享学区。在共享学区内,家长可选择任意一所学校作为第一志愿学校,若第一志愿选择对应的优享学校,还可额外获得一定优享加分。

  有家长可能比较疑惑,“大学区”与“共享学区”似乎都是“多校划片”,有区别吗?

  或许可以这么理解:

  深圳的这种制度,确实符合了“多校划片”的诸多特征,但是又比较复杂,因此,可以概括为“多校划片”的一种。

  比如,“大学区”与“共享学区”的差别之一,就体现在范围上——大学区的范围更广,可选择的公办学校数量更多,少则3所,多则8所,按照志愿与积分由高到低派位。共享学区则是将部分学位有余的学校和学位不足的学校“打包在一起”,设置为共享学区,在数量上,每个共享学区里的学校通常是2-4所。

  简而言之,就是居住在共享学区内的家长,除了可以选择地段内的学校,还可以选择地段外共享学区内的另外一所作为第一志愿。

  其实,这些配套政策“名头”看似颇为复杂,但本质基本一致,就是面向同一片区招生,把强弱校搭配进行招生,同时鼓励就近入学。但是,如果家长愿意,想选质量更好的学校,哪怕远一点,深圳也提供这样的机会,只是有条件限制。

  但总的来说,深圳此举,在打破学区房“一对一”格局的同时,给了家长更多的自主选择机会。

  目前,福田、南山、罗湖、龙岗、龙华、盐田、坪山、光明都已经在逐步试点大学区制度,宝安则有多数学校组成分享学区和共享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