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时至今日,有人将奥数比喻成中国教育的一个恶性肿瘤。
这其实不是奥数的错,错就错在——它被异化为一种选拔工具。
我们不妨了解一下奥数在中国的前世今生。
上个世纪50年代,新中国百废待举,进入全面学习苏联的年代。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考察了苏联的“数学奥林匹克”后,兴奋异常,他认为,这是中国正需要的。从苏联回国后,1956年,在华罗庚和苏步青等人倡导下,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宁波等城市分别举办了中学生数学竞赛,这是奥数在中国最早的阶段。
1978年夏天,在华罗庚的组织下,教育部、中国科协、团中央共同举办了首届全国八省市中学数学竞赛,由北京、上海、安徽等八个省市组织代表队参与。
1979年,8省市数学竞赛扩展为全国数学竞赛。
198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中国决定参加当年的IMO(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第一次比赛,中国队收获一块铜牌。
1985年底,举办了第一次为IMO选拔人才的“冬令营”。由各省分别组队,所有的省市自治区全部参加。中国队队员都是从联赛层层淘汰选出。从此,全国联赛有了更明确的目标——IMO。
1986年,华沙。中国队第二次参赛,6名队员得到3金1银1铜,总分跃居第四。 1988年中国总分第二,1989年第一。
1990年的北京,整个城市都在为9月份的亚运会做准备。少有人知的是,第31届IMO也来到了中国。这是亚洲第一次承办大型学科竞赛活动。最终中国队以5金1银的成绩蝉联第一。
那是个崇尚冠军的时代,何况是国际比赛。奥数变得金光闪闪。更多的人,开始投身数学竞赛。
参加奥赛,俨然是件为国争光的事情。随着热潮而来的,还有巨大的争议与失控。
第31届IMO之后,中国已经拥有了一支奥林匹克教练员的队伍。当时,各级教练员人数达到6500人左右。绝大部分地区已办了业余数学奥林匹克学校,有关数学竞赛的书刊已成为热门货。
1991年6月,第一届小学生奥林匹克竞赛开赛。报名人数仅四川就达到40万人。
1990年代末,小学升初中取消考试,实行就近入学。重点初中往往名额有限,于是“特长”成为了进入重点中学的重要条件。
一位重点中学的校长抱怨,2000个学生报名他们只能选200个,怎么选?不按特长,难道按照身高体重来选?而在特长生中,因为大学择优录取奥数特长生,拉动着高中择优录取奥数特长生,这最终使得重点初中对小学奥数生也尤为青睐。
小学生的奥数成绩,一下成为一个硬指标,奥数的重量陡然加重。即使没有奥数考试,民办名校学位有限,只有通过测试难题来选拔学生。而这些压轴的难题,往往不少是奥数题。
不少家长突然意识到,学习奥数或许是个有效途径。尽管大多数教育专家都认为,奥数只适合5%左右的孩子学习,拔苗助长反而容易导致学生厌学。
但这些声音,在奥数的大潮,和随之而生的经济利益链条转动的巨响中,显得势微而无力。
成都最“严”奥赛管控下,2018年小升初名校会更关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