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很聪明但学习就是粗心大意,怎么办?有的家长常说:我孩子挺聪明的,哪样都行,就是有点粗心。
粗心马虎不是学习应有的态度,有不少学生就是粗心马虎造成的1分之差而错失了理想学校。粗心马虎,归根结底是习惯养成的问题。
如果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考试时心里一紧张,粗心、马虎的问题又升级了,考试分数当然大受影响。即使是再聪明的孩子,也会因为粗心大意而丢分数,影响到学习成绩。
问题表现:
写做、做题、阅读时马马乎乎,敷衍了事。平时写作业不认真,经常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考试时焦虑急躁,经常漏题、做错题,做事没有计划性,经常一边学习,一边想着其他的事。
原因分析:
缺乏兴趣,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耐性,自我控制能力差,思想涣散,思维跳跃幅度大,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责任心。
解决方案:
激发学习兴趣,在快乐的氛围里学习,定制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专项注意力训练,培养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端正学习态度,增强课业责任感。
家长的应对措施:
1,加强积极的正面引导。啥意思?即便孩子做错了也不要大声训斥,而是耐心指出:你看,你这小家伙这么简单的题怎么错了呢?嗯,我知道了你是不是没细心做啊?下一次可不能再这样了!
2,孩子作对了,就给予肯定的夸奖。对孩子夸奖是很重要的:我家宝贝就是聪明,如果再认真点那就更好了!你看我家宝贝进步好快啊,妈妈真为你骄傲!
3,孩子,要给予奖励。奖励孩子的方式多种多样:给孩子奖励点零花钱;带孩子去看想看的电影;带孩子去吃肯德基;带孩子去公园玩;问他想要什么?改掉粗心,给她完成心愿;奖励她看半个小时动画片:我家孩子作业完成之后,我就让她看会电视,娃娃很有活力哦,完成作业很积极,成绩也很好的!
“粗心”的背后是混乱的思维
现在的孩子从小就是在成人堆里长大,许多孩子说起话来头头是道,看起来就像个小大人,可事实是他只是在鹦鹉学舌,因为这样说话大人们爱听,这也让许多家长误以为孩子逻辑清晰,其实孩子大脑内在并没有那么清晰的逻辑,学说话让他们的大脑敏感而混乱。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孩子和父母的对话是零碎不完整的,可家长习惯了这种交流方式也没当一回事。事实是如果家长没有及时的引导,那么他们入学后就容易成为课堂上的‘‘冲动型’’学生,经常是第一个举起手,回答时却颠三倒四。时间长了他也没了回答的兴趣,课堂效率将大打折扣。
“粗心”的背后是注意力的分散
你有没有发现一些做事粗心的孩子,他们的注意力相较不够集中,做起事情来往往是三分钟热度,容易虎头蛇尾。家长一边唠叨着,一边在后面收拾烂摊子,这就无形中养成了孩子的坏习惯。这些生活中我们经常忽略的问题,在上学后就会成为障碍。这些孩子往往是班里反应快、吸收力强,同时也是不认真听讲、自由散漫的群体。这也是为什么课上活跃的他们,一到作题上就很难一次过关,不是这里丢一点、那里落一笔。
“粗心”背后是知识点掌握不牢固
每一册课本上的知识点都是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的,每一个单元的知识点看似独立实则相连,每一组知识点串联在一起就是个知识体系。粗心的孩子最容易犯的错误往往是相较简单的题目,要是家长有心的去翻看往次的作业,就会发现其中的规律。而孩子看似粗心的表象背后,是对这个知识点的不熟练,所以出现时而会做,时而不会做的情况。
分析问题对症下药才有疗效。上面我分析了粗心背后隐藏的真实情况,那么我们该如何去解决呢?
首先,家长要意识到想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我们在于孩子交流时要注意语序和逻辑,面对孩子混乱的回答不要自动脑补,要让孩子重新整理思绪再说一遍。长此以往会慢慢规范孩子的思维方式,让他们能够有自己的思考。
其次,生活中要静心沉气。粗心孩子的背后一般都有一个急性子的家长,总是催促孩子动作快点,可孩子的速度再快也不能超越成人,在一遍遍的催促中,孩子只好偷工减料。与其焦躁的催促,不如事先安排合理的时间和顺序,让孩子能够从容的把事做完。
最后,建立错题本定期巩固。小问题背后存在大毛病,错题本会直观的发现问题,定期的复习巩固会让知识点掌握牢固,这样在做作业时自然就会提高正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