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妓登梁王栖霞山孟氏桃园中拼音版注音:
bì cǎo yǐ mǎn dì , liǔ yǔ méi zhēng chūn 。
碧草已满地,柳与梅争春。
xiè gōng zì yǒu dōng shān jì , jīn píng xiào zuò rú huā rén 。
谢公自有东山妓,金屏笑坐如花人。
jīn rì fēi zuó rì , míng rì huán fù lái 。
今日非昨日,明日还复来。
bái fà duì lǜ jiǔ , qiáng gē xīn yǐ cuī 。
白发对绿酒,强歌心已摧。
jūn bù jiàn liáng wáng chí shàng yuè , xī zhào liáng wáng zūn jiǔ zhōng 。
君不见梁王池上月,昔照梁王樽酒中。
liáng wáng yǐ qù míng yuè zài , huáng lí chóu zuì tí chūn fēng 。
梁王已去明月在,黄鹂愁醉啼春风。
fēn míng gǎn jī yǎn qián shì , mò xī zuì wò táo yuán dōng 。
分明感激眼前事,莫惜醉卧桃园东。
携妓登梁王栖霞山孟氏桃园中翻译:
青草已经长满大地,柳丝也与梅花争夺春色。
谢公有东山妓,我也有,金色屏风前坐着如花美人,笑眼横波。
今天就和昨天不一样,明天也和今天有区别。
白发人对绿蚁酒,勉强歌舞着,心却是冰凉。
你知道吗?这梁王池塘上空的月亮,也曾经和今天一样照耀着梁王的酒盅。
梁王呢?去了,只有这明月还在,只有这柳树上的黄鹂看着愁醉之人在春风里哭泣。
分明是为眼前的我而感动,而哭泣,要珍惜时光,今朝有酒何不醉?醉了就卧在这桃花园,连家都不想回。
携妓登梁王栖霞山孟氏桃园中赏析:
《携妓登梁王栖霞山孟氏桃园中》是唐代诗人李白在栖霞山孟家桃园饮宴时所作,出自《全唐诗》。
诗中追怀梁孝王的风流雅事,把梁孝王与东晋携妓游东山的谢安相提并论(此二人均为李白平生所仰慕)。由于在孟氏桃园宴会上,有歌女演出助兴,锦绣屏幕下坐着欢笑的美丽少女,李白遂以谢安携妓而游以自况。进而写头发已白的诗人饮着美酒,虽然放声歌唱,但想起个人怀才不遇,心已经碎了。诗人吊古伤今,说眼前梁王池上的明月,昔日照着梁王杯中酒,如今明月还在,梁孝王却早已故去,只有黄鹂在春风中发出幽怨的啼鸣。最后诗人由追忆梁孝王,人去月在,触景生情,发出借酒浇愁的感慨。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体裁选择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
李白成功地在中塑造自我,强烈地表现自我,突出抒情主人公的独特个性,因而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他喜欢采用雄奇的形象表现自我,在诗中毫不掩饰、也不加节制地抒发感情,表现他的喜怒哀乐。对权豪势要,他“手持一枝菊,调笑二千石”(《醉后寄崔侍御》二首之一);看到劳动人民艰辛劳作时,他“心摧泪如雨”。当社稷倾覆、民生涂炭时,他“过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拔剑击前柱,悲歌难重论”(《南奔书怀》),那样慷慨激昂;与朋友开怀畅饮时,“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又是那样天真直率。总之,他的诗活脱脱地表现了他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倜(俶)傥不群的形象。
豪放是李白诗歌的主要特征。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际诸因素外,李白诗歌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体裁结构也是形成他豪放飘逸风格的重要原因。善于凭借想象,以主观现客观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重要特征。几乎篇篇有想象,甚至有的通篇运用多种多样的想象。现实事物、自然景观、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梦中幻境,无不成为他想象的媒介。常借助想象,超越时空,将现实与梦境、仙境,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交织一起,再现客观现实。他笔下的形象不是客观现实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内心主观世界的外化,艺术的真实。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之一是把拟人与比喻巧妙地结合起来,移情于物,将物比人。
李白诗歌的另一个浪漫主义艺术手法是抓住事情的某一特点,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加以大胆的想象夸张。他的夸张不仅想象奇特,而且总是与具体事物相结合,夸张得那么自然,不露痕迹;那么大胆,又真实可信,起到突出形象、强化感情的作用。有时他还把大胆的夸张与鲜明的对比结合起来,通过加大艺术反差,加强艺术效果。
李白最擅长的体裁是七言歌行和绝句。李白的七言歌行又采用了大开大合、跳跃宕荡的结构。诗的开头常突兀如狂飙骤起,而诗的中间形象转换倏忽,往往省略过渡照应,似无迹可循,诗的结尾多在感情高潮处戛然而止。
李白的五七言绝句,更多地代表了他的诗歌清新明丽的风格。如《早发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广陵》、《静夜思》等,妙在“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说诗晬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