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升初网 > 古诗词 > 正文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阅读答案(杜牧)

2018-12-23 12:18:17  来源: 小升初网  
字号: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jpg

  1、首联叙写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第二联两句写景的手法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分析。

  首联用明快的色调、简洁的笔触勾勒了一幅“春郊送别图”;点明了送别的时间、环境。第二联一实写眼前的景,一虚写想像中的景(“虚实结合”);一写远景,一写近景(“远近结合”)。

  2、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与友人惜别时的依恋之情;自己不得意、惆怅、寂寞的心情。

  3、第三联中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全诗表达上的主要特色是什么?

  对比,以乐景写哀情(以美景反衬人物的愁情)。

  4、结合全诗,概括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依依惜别之情。

  ②表达了诗人空虚无着、怅然若失之感。

  5、请从“情与景”关联的角度赏析本诗。

  以乐景写哀情,诗的前半部分环境描述中明快的色调与后半部分诗人惆怅情绪构成强烈比较:江南的早春,空气是那样清新,阳光是那样明亮,芳草是那样鲜美,人(裴坦)是那样倜傥风流,热情自信,周围一切都包孕着生机,充满了期望;而自己却宦海浮沉,不很得意,此刻要与好友离别,临歧执手,更觉“心摇摇然如悬旌而无所终薄”,更加深了内心的痛苦。那里是以江南美景反衬人物的满腹愁情。

  6、请简要赏析诗的颔联中“云”“柳”两个意象。

  “云”写云雾缭绕的九华山路旁,寺宇时隐时现。“柳”是眼前绿水送别的青戈江村边,春风杨柳,轻拂桥面。

  景色优美反衬出诗人对友人远行的关切、惜别之情。

  7、联系全诗谈谈对“寂寥”的明白。

  “寂寥”指朋友离别的落寞之情,诗的前半部分写江南的早春,空气是那样清新,阳光是那样明亮,周闱一切都包孕着生机,充满了期望,裴坦足那样倜傥风流,热情自信,与后半部分诗人调怅情绪构成强烈比较。

  8、诗的颔联写景有何特色?请结合诗句赏析。

  表达技巧:虚实相生,远近对比,动静结合;

  简要分析:一幅是想象中云雾缭绕的九华山路,寺宇时隐时现,是虚写,是远景;一幅是眼前绿水环抱青弋江村边,春风杨柳,轻拂桥面,是实写,是近景。

  效果:虚实相生,远近对比,动静结合,画面形象鲜明。

  9、诗的后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与前两联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美的芳草,倜傥自信的友人,激昂的马叫声来衬托离别的惆怅和伤感,抒发依依惜别之情;前四句写景是反衬后面的抒情。

  后四句直抒胸臆,五六句用对比的手法写与友人的不同心境,友人春风得意,踌躇满志,而作者却对未来忐忑迷茫,充满担忧。七八句写“同来不得同归”的无奈伤感之情,表现诗人的寂寞惆怅。

  10、首联勾画了一幅“”图,颔联刻画路云遮寺、村柳拂桥两幅画面。作者用这三幅图画,不仅点明了时间、地点、环境,也暗示了事件的进程,表达了之情。

  ①春郊送别图。

  ②对友人远行的依恋(或惜别)和祝愿(或关切)。

  1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选择二种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①对比。颈联将友人“如鸿高的的”的心情同“悬旆正摇摇”的“我心”做对比,使友人在分别之际因仕途顺利而充满得意自信、乐观开朗之情和“我”宦海浮沉而又将与友人分别时内心空虚无着、怅然若失之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②反衬。诗的前半部分(四句)描写了明丽和煦的江南美景,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反衬诗人与友人惜别时的依恋之情和诗人的满腹愁情,以及自己不得意的惆怅、寂寞之情。

  ③虚实结合。首联实写送别场景。颔联想象九华山路旁,云雾缭绕,寺宇隐现,暗示裴坦的行程;又望见眼前青弋江村边,春风轻拂杨柳,点明送别地点。两句一虚一实,一远山一近水,令人如临其境又无尽遐思。

  ④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前半四句环境描写,后半四句直抒惆怅心情。江南早春,空气清新,阳光明媚,芳草鲜美。友人得意乐观,而仕途失意的诗人,并没因此感到高兴,反受刺激,更加深了内心的痛苦,无限感慨。

  12、本诗前两联是如何写景的?对表达情感有何作用?

  (1)①虚实结合。首联写江南早春阳光明媚、芳草鲜美的景象,是实写。颔联上句想象友人赴任途中经过九华山的景象,是虚写;下句写两人分别时的场景,是实写。②远近结合。首联写江南早春阳光明媚、芳草鲜美的景象,是近景。颔联上句想象友人赴任途中经过九华山的景象,是远景;下句写两人分别时的场景,是近景。

  (2)反衬(或:以乐景衬哀情)。前四句通过描写江南早春明丽和煦的美景,反衬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以及自己离任回京、仕途未定的惆怅不安之情。

  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BE)

  A.首联色调明快,笔触简洁,交代了送行时间和环境,勾画出一幅“春郊送别图”。

  B.颔联通过“云遮寺”“柳拂桥”这些景物,点明了诗人离任归京途中所见的景象。

  C.裴坦刚中进士,将前往舒州为官,他像鸿雁那样展翅高飞,踌躇满志,春风得意。

  D.颈联“君意如鸿”“我心悬旆”用对比手法,突出友人与诗人分别时的不同心境。

  E.尾联写两人同到宣州任职,现在却要各奔东西,表达了友人远离故国的寂寞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