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升初网 > 古诗词 > 正文

旦携谢山人至愚池阅读答案(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2018-04-04 09:53:29  来源: 小升初网  
字号:

旦携谢山人至愚池.jpg

  一、《旦携谢山人至愚池》这首诗前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借景抒情。诗句中一个“清”字,既是写眼前景物,同时又点出了诗人心境,情与景交融成一种境界,渲染出诗人的恬淡情趣。初看,上句是叙事,下句是写景。其实,诗人是把自己也当作一景来写了,由于有了人的活动,景物才会如此生动而富于情趣。

  二、旦携谢山人至愚池运用什么抒情方式?

  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

  《旦携谢山人至愚池》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永州时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写作者同谢山人清晨游览愚池的情景和感受。全诗情景交融,语调清新,流露出想要退出倾轧不休的官场、隐居于世外的心态。

  三、旦携谢山人至愚池颈联是如何描写的?

  这首诗的颈联“霞散众山迥,天高数雁鸣”,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高远寥阔的图景:云霞散去,天朗气清,几只大雁鸣叫着飞过蓝天,连绵起伏的群山一直延伸到天际。景因情设,这眼前的景致正是诗人此时胸襟开阔舒坦的具象。政治革新的失败,仕途的失意,曾给诗人以沉重打击。流贬永州的头几年,他倍感冤屈,满怀忧愤。他努力为自己辩谤祛诬,希望一朝昭雪,憧憬有朝一日能够“起复”。但在移居愚溪后,他的心情平定多了。“起复”既已无望,驱散心头的云雾,退一步也海阔天空。

  四、清人沈德潜评价柳诗时说:“处连蹇困厄之境,发清夷淡泊之音,不怨而怨,怨而不怨。”结合本诗,谈谈你的理解。

  诗人虽然被贬永州,仕途失意,但本诗所写景物清静幽雅、高远寥阔,所发之情恬淡闲适、豁达洒脱,表面看并无怨愤之情;但在诗人喜爱愚池和希望归隐的背后则蕴含着他对官场的不满和对现实的无奈。

  五、下列对《旦携谢山人至愚池》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BD)

  A.此诗写诗人被贬永州后与谢山人清晨同游愚池的情景古代诗歌阅读答案旦携谢山人至愚池①柳宗元古代诗歌阅读答案旦携谢山人至愚池①柳宗元。“山人”指隐士。

  B.颔联写因为有谢山人同行,诗人便自然地产生了超然世外、隐居山林之情。

  C.颈联对仗工整,用霞尽山远、天高雁鸣为读者描绘了一幅高远寥阔的图景。

  D.诗人为愚池所陶醉,以至把所有“机心”完全交付于当下一路美丽的风光。

  E.永州民风淳朴,世情淳厚,诗人居住在这里,仿佛生活在远古的伏羲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