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筝》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首句中“紫袖”“红弦”,分别代指弹筝人与筝,暗示了弹筝女子形象的美好,“明月”交代了听筝的环境。
B.次句写到弹筝,连用了两个“自”字,表现了女子的处境孤单,也写出她已全神贯注于筝乐的神态。
C.三、四句采用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写法,写筝声传达出的情感和感人效果,含蓄蕴藉,给人以遐想。
D.这首诗在写景上与《琵琶行》相似,都写到了月亮,采用了“哀景衷情”的正衬手法,借景物传达情思。
二、诗人集中笔力写出“弦凝指咽声停处”这样一个无声的时刻有什么好处?它化用了《琵琶行并序》中的哪几句诗?
有丰富的暗示性,不仅引导读者发现奇妙的无声之美,更可以通过这一无声的时刻去领悟那筝曲的全部妙处.同时也暗示了弹者的不幸与悲苦,这一句是《琵琶行并序》中“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化用。
三、有学者认为,《夜筝》是《琵琶行并序》的一个精妙的缩本。简要分析这首诗与《琵琶行并序》在写法上的不同。
《琵琶行并序》中得意的笔墨是对琵琶乐本身绘声绘色的铺陈描写;而《夜筝》则从侧面落笔,所取的是《琵琶行并序》中用作陪衬的描写。
四、请分析“紫袖红弦明月中”一句 的作用。
“紫袖红弦”不但暗示出弹筝者的乐妓身份,也描写出其衣饰的美好,女子弹筝的形象宛如画出。
五、诗人集中笔力写出“弦凝指咽声停处”这样一个无声的时刻有什么好处?它化用了《琵琶行》中的哪几句诗?
有丰富 的暗示性,不仅引导读者发现奇妙的无声之美,更可以通过这一无声的顷刻去领悟那筝曲的全部妙处。同时也暗示出了弹者的不幸与悲苦。
这一句是“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几句诗的化用。
六、第一首诗的第三句“写岭色,兼写筝声”,请对此简要说明。
实写微月之下孤舟之上所见层层山岭烟雾笼罩的迷蒙景象,想象(虚写)乐声的凝重繁促。
七、简要概括第二首诗中“弹筝者”的形象特征。
①美丽优雅;
②多情善感;
③全神倾注;
④演技高超。
八、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
王诗:通过写弹者哀切、听者动容的细节,表现出弹者与听者的天涯漂泊之苦。
白诗:从听者听曲感受角度加以衬托(侧面描写),写出筝声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九、题目是“夜筝”,那么作者主要是从哪个角度来描写筝声?
诗中对筝乐除一个笼统的“弹”字几乎没有正面描写,诗人从侧面落笔来描写筝声,但却真正收到了“睹影知竿”的效果。
十、请赏析颔联中两个“自”字的表达效果。
“自弹”是信手弹来,得心应手之意。“自感”则见弹奏者完全沉浸在乐曲之中。唯其“自感”,方能感人。“自弹自感”把演奏者灵感到来的一种精神状态写得惟妙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