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duǐ,是duì。”
其实“怼”这个字可以说是近几年最火爆的网络语言之一,由于它表达的意思明确,立场突出,主流新闻媒体也常常使用。
“怼”到底该怎么念?
有网友提出疑问,称方言中念的是第三声。
字典中的“怼”字确实是念第四声,可是方言中念第三声,这是为什么?
“怼”的读法:两种观点
其实近几年学术界对这个字也有研究,目前一般有两种观点。
多个研究指出,这个字走红源于2015年一档名为《真正男子汉》的电视节目。这个节目中,袁弘在请求被拒绝后说了一句“这就是被duǐ吧”。
随后节目中多次用“duǐ”来表示“激烈而快速地反驳”的意思,并在字幕中配上了“怼”这个字。之后“duǐ”一夜爆红,并逐渐成为现在家喻户晓的网络语言。
念duì
一种观点是,“怼”字确实应当念duì,但此时它的意思是“怨恨”,可组成词语“怨怼”。
网络上的“怼”没有沿用这个意思,而是从“怼”的怨恨之意引申出“(用某种手段)攻击或较劲”之意。这个字结构为上“对”下“心”,形象地反映了“怨恨”心理和基于“怨恨”心理产生的攻击或较劲行为。
此外,“怼”还有“打、干、撞”的意思,有时在饮食中还可表示吃喝的方式,比如方言中经常出现“怼怼怼”,表示“吃、喝、干杯”等意思。
有专家认为,“怼”从字源来看,不是一个晚起的字,它在各地方言中保留下来,只能说方言作为汉语的“活化石”,常常会保留远古时期的字音和字义。
念duǐ
另一种观点认为,“怼”字其实是方言词“㨃(duǐ)”的误写,这与部分网友的观点不谋而合。
有学者认为,“怼”(怨)字出现很早,但“怼”在上古至清代的文献中皆为“怨”义,并未产生新义。
目前常用的表示动作或语言方面的“撞”或“顶撞”之义的“怼”跟表示“怨恨”的“怼”完全没有关系,即“怼”(撞)不是“怼”(怨)。
多个方言词典中,表示“撞”或者“语言顶撞”时,多用“㨃”“搥”“䇏”等字来表达动作上的捅、捶、打、撞以及语言上的相互争执之义。
想要学好语文,不仅要记住这些常错字,更要经常查阅字典,时时温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