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唇亡齿寒》原文,完成后面的阅读理解题!
1.“唇亡齿寒”这个成语的表面意思是_________。常用来比喻_________。
→答案解析:“唇亡齿寒”这个成语的表面意思是嘴唇没有了,牙齿就寒冷。常用来比喻双方息息相关,荣辱与共的利害关系。出自《左传·僖公五年》。近义词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反义词是:水火不容、势不两立。
从“虞公依然不肯接受这一劝谏。宫之奇眼见无法说。
➤参考答案:唇没有了,牙齿就寒冷、双方息息相关,荣辱与共。
2.宫之奇在劝谏虞公时,是怎样比喻虢国和虞国两国的关系的?
→答案解析:从“谚语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道理,说的就是虞国和虢国啊!”可知,宫之奇在劝谏虞公时,把虢国和虞国两国比喻成嘴唇和牙齿一样。
➤参考答案:官之奇在劝谏虞公时,把虢国和虞国两国比喻成嘴唇和牙齿一样。
3.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晋国想要攻打 ,必须经过 ,于是送了 作为礼物,请求借道。结果晋献公在灭掉 后,又灭掉了 。
→答案解析:文章第一自然段讲了故事的起因“春秋时,晋国旁边有两个小国,那就是虢国和虞国。晋国想要举兵攻打虢国,但是要想攻打虢国,大军必须经过虞国。第二、三、四、五自然段讲了事情发生的经过。第自然段中讲了晋国的做法“晋献公于是就以美玉和名马为礼物,送给虞国国君虞公,请求借道让晋军攻打虢国。”六、七自然段讲了故事的结果,“晋献公在虞公的'帮助’下,轻而易举地灭掉了虢国。晋军得胜归来,借口整顿兵马,驻扎在虞国,然后发动突然袭击,一下子又灭掉了虞国。”第八自然段讲了这个故事的教训。
➤参考答案:虢国、虞国、美玉和名马、虢国、虞国。
4.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教训是什么呢?
→答案解析:从“虞公依然不肯接受这一劝谏。宫之奇眼见无法说服虞公,只得带着全家老小,逃亡到了曹国。这样,晋献公在虞公的“帮助’下,轻而易举地灭掉了虢国。目光短浅的虞公只看见眼前的利益,却看不到虢国的存亡与虞国有着密切的联系,最终成了晋国的俘虏”可知,我们做任何事情,目光短浅,只看见眼前的利益,却看不到事情之间的密切的联系,这对以后的发展很不利。
➤参考答案:我们不能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的小利,而看不到背后隐藏的危险。弱小的势力应该相依为命,联合对抗外敌,否则就会被逐个击破。
5.你还知道哪些历史故事呢?举出几个写在下面。
→答案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写出历史故事即可。示例:荆轲刺秦王、破釜沉舟、纸上谈兵。
➤参考答案:荆轲刺秦王、破釜沉舟、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