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升初网 > 阅读理解 > 正文

中国画的骄傲——《清明上河图》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阅读答案)

2025-02-10 14:49:35 来源: 小升初网
字号:

  阅读中国画的骄傲——《清明上河图》相关材料,完成后边相应的阅读理解题!

中国画的骄傲——《清明上河图》1

中国画的骄傲——《清明上河图》2

  1.如果要了解《清明上河图》中具体描绘了什么内容,可以读材料         ,从而快速获取信息。

  →答案解析:结合材料一第①自然段句子“《清明上河图》以萧疏的郊外为开端,一片春风和煦的田园景色。"可知描写了清明上河图萧疏的郊外;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句子“画面渐进,路边酒肆茶摊渐多起来,汴河也繁忙起来。"可知描写了画面渐进后的场景;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句子“画卷再展,一片宏伟木质拱桥宛如飞虹,横跨河面,以拱桥为中心形成了全图的高潮。"可知描写了画卷再展的场景;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句子“船上的人有的七手八脚忙着收杆,有的奋力划桨,有的用竹竿撑住桥洞顶"可知,写了船上的场景;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句子“桥的另一边又有一只船迎面驶来,船夫们都站在船尾焦急张望,为双方能否顺利过桥捏一把汗,"可知描写了桥的另一边的场景;结合文章第④自然段句子“桥上车水马龙,人声品沸,热闲非凡。两岸挤满摊贩,店铺林立,百业兴旺。“可知描写了桥上的场景,因此材料一主要描写了《清明上河图》纷繁的内容。

  ➤参考答案:一。

  2.材料一中的③④段是以         为中心,按         (A.时间推移B.空间转换)的顺序来展开介绍的。请在材料三中,把这个中心部分圈出来。

  →答案解析: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句子“画卷再展,一座宏伟木质拱桥宛如飞虹,横跨河面,以拱桥为中心形成了全图的高潮。"可知以拱杯为中心;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句子“船上的人有的七手八脚忙着收杆,有的奋力划桨,有的用竹竿撑住桥洞顶端,"可知描写了船上的场景;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句子“桥的另一边又有一只船迎面驶来,船夫们都站在船尾焦急张望,为双方能否顺利过桥捏。

  把汗。“可知描写了桥的另一边的场景;结合文章第④自然段句子“桥下车水马龙,人声品沸,热闲非凡。两岸挤满摊贩,店铺林立,百业兴旺,”可知描写了桥下的场景,因此是按照空间转换的顺序展开介绍的故选B。

  ➤参考答案:拱桥、空间转换圈出拱桥部分即可,适当宽泛。

  3.如果要为【材料三】的《清明上河图》配一段说明性文字,我们应该读材料_____。把要介绍的内容简单写一写。

  →答案解析:根据题干内容,由“《清时上河图》为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画。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作品以长卷形式,生动记录了中国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东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可知,答案。

  ➤参考答案:材料二、《清时上河图》为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画。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作品以长卷形式,生动记录了中国北宋都城东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4.下列有关《清明上河图》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___)。

ABC
《清明上河图》生动地展现了北宋汴京的生活风貌。《清明上河图》以繁忙的汴河为开端,展现了一片繁忙的城市风光。《清明上河图》通过描绘城里富贵人家扫墓归来的情景,巧妙地交代了时间和当地的风俗习惯。

  →答案解析:B.结合文章材料一第①自然段句子”《清明上河图》以萧疏的郊外为开端,呈现一片春风和煦的田园景色。”可知选项说法有误,故选:B。

  ➤参考答案:B。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