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锋面雨的形成过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冷、暖气团相会—气体对流活动—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产生降水
B.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冷、暖气团相会—气体对流活动—产生降水
C.冷、暖气团相会—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气体对流活动—产生降水
D.气体对流活动—冷、暖气团相会—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产生降水
→答案解析:根据题干内容,结合“当冷、暖气团相会时,两种气团因密度不同,在交界处会形成一个交界面,称为“锋面”。热空气因密度小容易上升,冷空气则因密度大容易下沉,因此锋面带常常发展出气体对流活动,因而产生范围广、强度小且持续的降水,气象学家称之为“锋面雨””可知,答案选C。
➤参考答案:C
2.关于梅雨的形成原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北方的西伯利亚高压南下,西太平洋的东南风北上
B.北方的西伯利亚高压北上,西太平洋的东南风南下
C.台湾南部地区的西南风北上,北方的西伯利亚高压南下
D.北上的湿暖空气与南下的干冷空气相遇,形成“锋面”
→答案解析:根据题干内容,结合“春分是太阳直射赤道的日子,春分过后太阳直射点会逐渐移往北半球,直到夏至直射北回归线为止。在太阳直射点北移的过程中,印度半岛、中南半岛与青藏高原、华南地区的陆地,受日照增温而逐渐形成热低压中心,台湾南部地区于是开始吹起西南风。此时,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也逐渐增强,使得西太平洋南部吹起了东南风。虽然气候逐渐变暖,但北方的西伯利亚高压却还保有一定的强度,有时甚至加强而南下。北上的湿暖空气与南下的干冷空气在华南、华中地区相遇与僵持,形成了“锋面”,便下起了锋面雨,这就是所谓的“梅雨”了。”可知,选B。
➤参考答案:B
3.华北雨季发生的时间是(______)。
A.5月中旬
B.6月中下旬起
C.7月中旬
D.7月中旬以后
→答案解析:根据题干内容,结合“6月中下旬起,梅雨锋面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直到7月中旬才离开。而7月中旬以后,锋面则北移到华北地区,形成黄淮雨季及华北雨季”可知,选D。
➤参考答案:D
4.台湾梅雨期的降水特征受什么影响?请概括说一说。(分点作答)
→答案解析:根据题干内容,结合“受到距海远近与地形的影响,台湾梅雨期的降水特征不同于华中地区”“台湾梅雨期的降水特征还深受中央山脉地形的影响”可知,答案。
➤参考答案:①受到距海远近的影响;②受中央山脉地形的影响。
5.“虽然气候逐渐变暖,但北方的西伯利亚高压却还保有一定的强度,有时甚至加强而南下”一句中的“有时”一词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答案解析:根据题干内容,“有时”:表示间或不定。不经常的、偶然、偶尔的意思。“虽然气候逐渐变暖,但北方的西伯利亚高压却还保有一定的强度,有时甚至加强而南下”中的“有时”不可以删去,表示西伯利亚高压保有一定的强度,甚至加强而南下,与事实不符,加上“有时”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与准确性。
➤参考答案:不可以删去。“有时”的意思是有的时候,表示偶尔,不经常。如果删去,句子的意思就变了,表示西伯利亚高压保有一定的强度,甚至加强而南下,与事实不符,加上“有时”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与准确性。
6.如果把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内容调换顺序,你认为好吗?为什么?
→答案解析:根据题干内容,结合材料内容进行作答即可。回答好时或者不好时,注意说明原因,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答案:答案示例一:好。先介绍梅雨是锋面雨,读者会产生疑问:什么是锋面雨呢?然后带着这样的疑问阅读介绍锋面雨的内容。这样安排能激发阅读欲望,提高阅读效率。
答案示例二:不好。先介绍什么是锋面雨,再点明梅雨就是锋面雨,这样安排符合逻辑顺序,易于读者理解。如果调整顺序,会给读者的阅读带来一定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