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的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播出后,很多家长都表示感触很深。而在这档节目播出后,下面这段话在朋友圈霸屏了: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你选择了挣钱,不去管教孩子,等孩子大了,你辛辛苦苦挣一辈子的钱不够他败家一年!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你选择了管教,陪伴,等孩子大了,你一辈子没挣到的钱孩子一年就挣到了!
教育孩子是每个家庭都跨不过的坎,在孩子教育阶段,选择自己拼命挣钱给予孩子,还是选择更多的陪伴,成为我们必须要认真思考的课题。正如前人所说,孩子优秀了,你留钱做什么?孩子不成器了,你又留钱做什么!
——致父母!
一位开着跑车的妈妈送女儿去贵族学校,她妈妈说:我现在生意很忙,知道为什么这么拼命吗?妈妈想你能够有更好的环境,接受更好的教育,所以和你在一起的时间变得非常少,你狠妈妈吗?女儿说:“不恨,等我长大了,也要赚很多的钱,送你去最好的养老院。”
妈妈听后放声痛哭。自己拼命打理生意,挣钱给孩子,把最好的都给她,没有想到孩子无形之中眼里也只有物质,把自己丢到最好的养老院。陪伴!陪伴!再次进入大家的视野。
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孩子已经习惯自己看书写字,习惯自己洗衣做饭,习惯家长会只见同学伙伴的爸妈,钱在孩子的眼里此时此刻已变成万能。换位思考,孩子长大后,我们也变老了,很好理解,他们也在忙着挣钱,忙着应酬,当然送你去养老院得了。
我们总在说忙忙忙,但是孩子的教育根本不可能等着我们来弥补,只要稍微有点忽略,孩子的成长变化会很明显。有些毛病一旦养成,会花费很多精力来改正,甚至根本无法纠正。
因此,不管挣了多少钱,事业发展有多顺利,如果孩子的教育不得当,将来老了会后悔。
面对孩子成长中出现的普遍问题,很多家长也是一脸茫然。普遍的忙于工作,忙于挣钱,忽视了孩子的教育,孩子的陪伴,我们看看一代伟人曾国潘是如何处理工作和孩子教育,我估计没有几个爸妈比我们的伟人曾国藩还忙吧。
曾国藩在读书和做人方面,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他经常以自身的思想和行为去感染教育儿女。他对儿女说,他在朝做官20年,不敢稍稍沾染一些官宦习气,饮食起居,都坚守着清贫朴素的家风,不敢放纵。平时虽然军务繁忙,但曾国藩从不间断读书、写字、研究学问。
曾国藩在给儿子纪泽的信中说: “世家子弟,最易犯一奢字,傲字。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但使皮袍呢褂俯拾即是,舆马仆从习惯为常,此即日趋于奢矣。见乡人则嗤其朴陋,见雇工则颐指气使,此即日习于傲矣……”对于女儿和新嫁进门的媳妇,曾国藩也要求她们不要因为是富贵子女就不乐于操作,一定要经常下厨房做饭,纺纱织布,勤于劳动,不要懒惰。
曾国藩的次子纪鸿回乡参加科举考试,他料到自己官爵显赫,儿子到省城后难免会有巴结讨好的小人,于是及时写信教儿子考完试之后马上回来,对人要恭谦,交友要谨慎。曾国藩的这种教子思想是很可取的。
凡是当官的人家,由俭朴变成奢侈很容易,但从奢侈返回俭朴就难了。年纪还小的人,切切不可贪恋奢华,不可养成懒惰的习惯,无论大家小家,也无论是士农工商,只要勤苦俭约,没有不兴旺的,而骄奢倦怠,没有不衰败的。你读书写字不可间断,要早起,不要失去高祖所创立的家业。人在少壮时没有不付出艰辛而能成就事业的。”
在这么高的官位,家属基本每周都有,衣食住行,为人处世,邻里相争,没有不涉及的,所以说我们再忙也忙不过曾公。
孩子在年幼时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他们就像河水的源泉,活泼而无拘无束,一旦被导向某一方向,就能转变它的流向。在社会的大环境中,为什么有的人有用,有的人有所作为,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教育。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是父母的翻版。为了培养孩子的品德,做父母亲的行为要自慎,应该处处做孩子的表率。孩子好的行为,坏的行为都是父母教育影响的结果。
作为家长,不要和孩子讲太多的道理,而应用实际行动去影响他们,给他们做好榜样,让他们在实践中感知那些道理,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地理解,并运用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中。
朱熹曾说:俗语所谓将心比心,如此则各得其平矣。
孩子,是我们生的没错,但他们也是独立的个体,我们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孩子同样如此。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什么样的父母,照出来的就是什么样的孩子。
人们总在说:道理听了千千万,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为何?光听道理没用,光讲道理也没用。什么才有用?行动。只有实实在在去做,才会开花结果。
教育孩子,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作为父母,只需做好榜样,当一面无比光亮美好的镜子,孩子自然能从中找到自己该有的样子。
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无法弥补孩子教育的失败!
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榜样!
给孩子食物只会让孩子成为大人;给孩子观念会让孩子成为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