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升初网 > 政策资讯 > 正文

小升初是招生腐败还是进入了拼爹年代?

2018-03-13 08:21:04  来源: 小升初网  
字号:

不是牛孩,要占几个坑?杯赛几等奖才能被点招?海选上岸的机会有多大?推优轮空只能等派位吗?——这些暗语都源自一场特殊的战役——“小升初”。

在一线城市,中考最易,高考其次,“小升初”最难。为了争夺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小升初”成为许多家庭的精神枷锁。尽管国家禁令频出,却依然堵不住乱象丛生——违规办班、私设门槛、权力寻租、人情开路、以钱择校、招生腐败,义务教育的升学路径竟异化为“拼爹时代”的畸形怪圈。

6c3b00053244de0582e6.jpg

有家长说:学校越好,参加派位的比例越小,“小升初”真正参加电脑派位的都是平民百姓,有点门路和财力的都择校去了。

人为破坏规则损害政策公平性,重点校制度不改,择校风难止

家长不愿意孩子被“随机”派到“差校”,重点校也不愿意接受“派位生”。

“小升初”不许考试,却充斥着更难以捉摸的竞争。各地根据国家精神制定具体操作模式,但评判标准既不统一、过程又不透明。想追求形式上的公平,但执行不彻底、不严格。

我们的现状是,规则被人为破坏了,钱、权渗透其中,而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又缺乏相应的调节能力。少数重点校占有垄断性的资源,校际之间差距过大,“倒逼”家长去择校。若能取消重点校,均衡分配教育资源,家长们还会去争吗?

6c3e0004a0ef0a12dc21.jpg

生源之争助长“占坑”产业链,碎片化治理政策难以斩断利益链条

背景:“小升初”有多少种升学方式?有媒体总结,多达16种。坊间相传,与顶尖中学关联性最大的培训班谓之“金坑”,学校知名度、录取力度稍次的谓之“银坑”,一般重点学校的培训班则是“土坑”,当然还需提防“粪坑”。“占坑”要趁早,进坑几年,就是反复考试、排位,以备来日有机会被“点招”。即使进入牛校比例很低,但很多家长还是逼着孩子“四处撒网”,以提升“命中率”。

优质学校有一部分生源是“以优择校”,但国家规定不许考试,优质校就借助有选拔功能又不违规的培训机构和竞赛项目,两者结成利益联盟。而教育主管部门只能管公办学校,对培训机构无法制约。

抹平校际差距在短期内不可能实现,学校争取好生源也无可厚非。现在很多学校都有各自隐秘的考试手段,又缺乏统一标准,折腾家长也折腾孩子。两害相权取其轻,倒不如让好学校设定统一考试。如果家长不愿意就近入学,就去参加择校统一考试。

“条子”开路,谁在“潜规则”

和女儿同一年的10多个孩子,靠“点招”的两个,走特长生的两个,其余的尽管没学奥数和英语,找关系全进了重点校,比“点招”还牛。

阻击“条子”,看领导能否放弃“特惠蛋糕”,看阳光招生能否实现

背景:某种角度而言,一旦进入“小升初”轨道,既是孩子间的比拼,更是家长们的暗战。托关系、找门路渐成“潜规则”,各种人情暗影和权力寻租构成“灰色地带”,“条子生”俨然已成一种特殊的升学“捷径”。正如一位家长所言,无论点招、共建,还是特长、推优,在操作过程中都能感到“条子”的渗透,有时候,“小升初”简直就是一场背景和资源、人脉与财力的“拼爹”对决。

开放金钱和权力择校的通道导致入学规则不公,赤裸裸侵犯教育公平。各地如果实行阳光招生,公开招生过程、公示招生名额和录取名单、控制和禁止跨区择校等,都能阻击“条子”。至于共建生,应当逐年减少名额,直至完全取消。目前难度在于国家机关等“上层建筑”是否以身作则,不去谋求特殊利益。

6c3b000532d894c4eb0b.jpg

这个事领导必须带头,先约束好自己和自己的亲属,放弃自己那块“特惠蛋糕”。“小升初”过程要公开透明,如果将每个入学新生的情况上网公示,置于全体家长的监督下,也能有好的效果。

现行政策在最关键点上没有实质性进展。要治根,政府就要给相关利益者申诉、举报的渠道。大多数家长是弱势群体,遇到黑幕了,向上反映的成本太高且效率极低,这就给教育不公平提供了温床。

以钱择校,怎就管不住

想上好学校,不想花银子,就输在起跑线上了。花吧,上了之后,花得更多。这只是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