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陷入迷茫、焦躁的漩涡
也许是六年级上学期冲得太猛、也许是各种例题越做越多,已经提不起新奇感、也许是他真的累了、也许是一次又一次的考试打击了积极性,2月下旬到3月中旬,小A慢慢不再充满激情地去演算堆积如山的习题,去上学无精打采、回到家也垂头丧气,脸上逐渐没有了自信的笑容。
最先发现这个问题的是他的语文老师,因为小A的作文中弥漫着焦虑不安,他怀疑自己能不能行,甚至担心最终的失败会严重让我失望,他怕,怕自己辜负了我的期望。老师及时把这一信息向我进行了传达,我含着泪读完了他的作文《老师,我想对您说》,多么可爱而又善解人意的儿子,自己那么苦、那么累,想的依然是要对得起父母的付出。有这样的儿子,我即便累死也心甘情愿。儿子,爸爸愿意像蜡烛,为你滴尽最后一滴泪,愿意像春蚕,为你吐尽最后一口丝。我流着泪对儿子的这篇作文进行了点评,感谢他的金子般的情怀,我同时也分析了我们目前所处的局面,正如拉车上山,唯有咬紧牙关、死命蹬地向前,停滞和倒退都将失败。我告诉他,我们可以输在战场上、也可以因承受不了而撤退,但我们不能有余力而投降。那样的话,我们终将原谅不了自己。
我和小A认真分析了造成目前困境的原因:一是学习到了一定的程度,需要一个梳理总结提高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人是不容易看到进步的;二是前面有些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不过关造成现在感觉很茫然;三是临近区上的一个测试,学校老师抓得很近,布置了大量的作业和校外的学习造成了冲突,增加了他的焦虑感;四是想赢怕输的患得患失心理在作祟。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一一找出了最坏的结果和应对的办法,我们一起来想在校外学习上,我们还能怎样做得更好。同时我有意找了几套相对简单的试题拿给他做测试,得分不出意料的高,逐渐地逐渐地自信的笑容又回到了他的脸上。
三月底的区测试,正如我所预料,他正常发挥了水平。有好几所学校据此向他伸出了橄榄枝,这其中不乏对我们有相当诱惑力的好学校,因为考虑到不能住校,而走读,实在不方便。我们一一婉拒了。
第八章——双一没有我们的印迹,三大赛,你可知我们来过
整个3月、4月,我和小A忙得像连轴转动的陀螺,不用说我从NINGJING姐姐论坛下载的各种资料小A需要消化,不用说XX两次的免费讲座小A每场必听,不用说来自XRS官网的各种模拟试卷,也不用说每周六下午小A在火箭班补习数学、语文,晚上在竞赛班补习奥数。仅仅是来自KEKE爱学习的一套又一套异常深奥灵活又极具挑战性的冲刺题,就让我和小A足够手忙脚乱、焦头烂额。那些试题没有一道题是善茬,小A往往一套题做下来只能完成三分之一甚至更少,他化两个小时做题,我得化两天、三天,甚至更长时间来进行消化,讲解完后,原题小A再做一遍,甚至第三遍。我不得不承认KEKE的爸爸为那些题付出了大量的汗水,因为那些题实在太有代表性、太灵活了。我自认为为了小A,我的付出不算少,可较之KEKE爸爸,我不得不说,他才是真正称职的父亲。
小升初,培训了一大批精通奥数的家长,这也算是全民教育的一部分吗?
3月、4月,对于小升初的学生来说,既要忙着准备五月的决战,还得忙着应付希望杯、华罗庚杯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对于立志于公立的孩子来说,三大赛的意义那就更加重要了。有惊无险,小A顺利通过了三大赛的预赛。
希望杯决赛,他感觉正常发挥了水平。华杯赛,差点没把他考哭了,因为平时数论问题研究得少一些,他被考得“外焦里嫩”。奥赛他感觉相对容易一点,结果答案又出现争议。原来“烧香拜佛”希望他能有神来之笔撞上一个一等奖的希望完全落空了。三大赛小A获得了三个份量不重的安慰奖,我笑他:别人努力争取考双一,我们倒好,差点整个三三。
他能获奖,其实我很满足,我知道,这就是他的水平,甚至有那么一点点超出他的水平。
考完三大赛,我正式宣布退出奥数界。孩子,爸爸该有的努力已经做到了。爸爸的数学水平已经远超过当年高考时了(除了函数和解析几何)。剩下的路,就看你的了。总不能为了你小升初,把爸爸培养成数学家或奥数教练吧。
我没有诋毁奥数的意思,通过一年来的研究,我认为奥数至少在以下三方面有用:一、计算和方程;二、平面几何;三、验证家长和孩子智商低下。呵呵,玩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