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做题都会,一到考试就丢分”
“数学学习太枯燥,孩子提不起兴趣”
“其他科目还好,一做数学题就磨蹭”
“公式都能记住,题目一变形就不会做了”
......
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做家长的不能干着急,要让孩子学好数学,首先要记住:
培养兴趣是关键,数学基础要打牢;
思维训练要做好,坚持习惯很重要。
如何培养学习兴趣
因为喜欢,所以愿意,即使过程比较困难,却享受攻克难题后的成功快感。
这种正循环也有利于孩子勇气和自信心的建立。
如何激发兴趣是关键:
① 生活处处有数学
不用一定把孩子按在桌前,指着课本教他1、2、3…,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强制性的学习,时间一长必会适得其反。家长要尽量参与学习,从生活中慢慢锻炼孩子对数字的敏感度,与孩子同乐。
比如:去公园钓金鱼,可以说钓上来10条就奖励一个小玩具/小零食,这样孩子就会自觉地数数字。
又或者:可以用筛子或者硬币跟孩子玩猜大小的游戏,比比谁的大,谁猜的准。
用这种生活化的方式让孩子来感受数学,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从小养成孩子对数字的敏感,对日后的学习会有很大帮助的。
② 时常鼓励激发学习动力
在相处中,要做到与孩子站在平等的立场上,让孩子自己思考,并敢于说出结果。即便是错的,也要尊重他们的想法,然后往正确的方向引导。
要保持积极的态度去看待孩子,只要今天比昨天进步一点点,都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让孩子意识到自己越来越好。
数学基础要打牢
数学是一门非常注重基础和逻辑的学科,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打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每次考试,有很多孩子会有看似因为粗心而做错的题目,比如孩子说:“我是分不清这两个公式了,考试时用错了。” 仔细想下其实是因为基础知识不牢固所造成的。
打牢基础先要做到理解,比如先教会孩子理解一个公式的推导过程,而不是所谓的“套公式”,长时间依赖“套公式”会导致题目一旦变形就不会做了。
在理解之后,选几道代表性的题来加深巩固,而且隔一段时间后再练习几次,从而达到最好的记忆效果。
思维训练要做好
学习思路如果靠死记硬背,不能进行深层次的理解或是发出质疑问“为什么非要这样做?”那么,所有的掌握都是“暂时”的,时间一长全都忘了。
如何引导孩子对知识的探索,对所有问题都怀着一颗好奇心,是需要正确的方式去开阔孩子的视野和思维的。
比如做完一道题后,答案正确,要教会孩子学会思考是否还有其他方法,哪种方法解题更快?这道题能否改变一下变成另外一道?或者这种解题方法还可以解决其他哪种题型?
如果答案错误,那么错误的根源是什么?同类试题应如何避免再出错?
善于发散思维,考虑多方面,除了对今后学习数学有帮助,对之后的成长也有一定的影响。
三种习惯受益终身
① 听课笔记
上课时,紧跟老师讲课节奏。要理解老师讲的内容,积极思考或回答老师的问题。要把老师讲课的要点和补充的内容记下,以备复习使用。
② 作业习惯
数学作业要看计算、单位换算、应用题的算式是否准确,训练孩子发现问题的能力;拿到作业或试卷,先查看老师的批改,建立错题集,做好错题记录,找出错因,及时订正。
③ 课后复习巩固
将数学知识按单元或知识点整理归类,系统复习。把所学知识条理化,久而久之,所学知识就很清晰地印在大脑里。同理,还可以把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做成卡片,以便随时复习、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