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这一科拽得二五八万,跟大爷一样;下一科的时候就老实得跟孙子一样”
“一科考完,从北大到北大青鸟”
“中国足球和中国乒乓球的区别”
“某一科不是缺腿,而是根本就木有腿”
偏科的孩子,也是让很多老师又可气又可笑。但是“偏科”这件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小学家长更应该十分重视!
一、“假性偏科”
我已经不止一次听到过家长说自己孩子偏科了,别一上来就嚷嚷自己孩子偏科了。看清楚了,你说的那些,都叫“假性偏科”!
1、“老师,我孩子数学次次都接近满分,但语文就达不到这个水平。平时也看了很多书,但就是分数不好,100分的满分每次就90多,偏科很厉害啊。”
这位家长,你开心就好咯(不是每一科都要考满分才叫不偏科好么,给其他家长和孩子留条活路好么!)
2、类似钱钟书先生这种语文英语全满分,数学15分考入清华;韩寒这种作文high上天,其他都不学;语文不及格,数学拿奥数金牌却保送清北的孩子,等等。。。
通通都不算!
他们不过是把全部时间投入到某一个领域,并且在这个领域登峰造极。至于其他科,人家也没打算学。
二、真正的偏科是这样
画重点了,小本本拿出来记好。
“优势学科还不错,但也算不上优秀;而偏的那个科目,就表现十分明显了。要么兴趣极低,提起来就烦;要么提到任课教师就闹心;成绩上甚至都很难及格。”
如果孩子是这样,这才是偏科!咦,想想都闹心!
三、鼓励“偏科”,what?
鼓励偏科的言论,论点无非就是“帮孩子发现兴趣,鼓励发展这个兴趣就好,没必要什么都会”。诸如此类。
但其中的问题显而易见:
首先,真正有价值的偏科,是类似韩寒、钱钟书那样的偏科。哪怕达不到这个层次,也得让孩子愿意在一个学科吃苦,这事儿不是随便几句鼓励就可以做到的。
其次,偏科的风险是致命的。小小年纪就偏科,拿什么考名校?何况,没听过“木桶理论”吗?
四、造成“偏科”的原因
1、重中之重——老师
大部分偏科的孩子,都很厌恶这个任课老师,进而十分厌恶这个学科。
一个孩子喜欢一个老师的时候,往往会愿意在课堂上更原因表现,付出更多的努力,这个学科的成绩就会好起来。获得成就感后,就产生了良性循环;
而一旦孩子不喜欢甚至是厌恶一个老师的时候,结果自然可以想象。
2、自然逃避
没有人喜欢困难的事情,成年人有时候都会自然选择退缩,何况是孩子。
大部分孩子开始时都是“假性偏科”,只是弱势科目,但绝不到偏科的程度。坚持了一段时间学习,但是又缺乏家长和老师的鼓励,自然会选择逃避。
家长就干着急,瞎催促,甚至开始批评孩子,简直是帮倒忙!弱科越来越弱,啊哦,成了“真性偏科”!
3、相对弱势
残酷的升学环境下,数学、英语什么的,晚学个半年,还是很可能落后的!
五、“偏科病”药方,收好不谢!
药引子:“提前重视!提前重视!提前重视!”(说三遍,应该懂什么意思了)
我知道小学的孩子一般不会出现真性偏科,可是如果孩子已经出现了弱势科目,家长真的要上120个心!不要等到孩子初高中,那个时候基本管不了!
这个问题如果你都没有从心里重视起来,吃什么药都没用!
疗法第一步:调整心态。不要着急,你越急,孩子压力越大,这种压力只会带来负面影响。对于小学的小朋友来说,没有到“生死存亡”这种时刻点!
疗法第二步:跟孩子一起找源头。老师问题,学科弱势,还是学习开始过晚,敞开聊,找准,找好!
疗法第三步:针对问题制定计划。疏导孩子的心理,鼓励孩子直面问题。
疗法第四步:陪伴孩子一起行动。如果孩子厌恶语文,那就跟孩子一起阅读讨论;如果孩子不喜欢现在的任课老师,那能不能找一个更好的课外老师,等等。
疗法第五步:及时回顾,并让孩子学会借鉴自己的经验。希望这个阶段,家长更加在乎孩子的学习行为,而不是成绩,给予更多的鼓励。
希望没“病”的孩子,继续保持,家长更要提高警惕;有“病”的孩子,别急,治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