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成绩好未必意味着初中成绩也会很好,很多同学小学是学霸上了初中就成了学渣,由此我们来分析一下小学到初中学霸变学渣的原因:
不管是要小升初的孩子家长,还是小学其他年级的家长,都要提前注意了!只有提前理解小学和初中的学习差异,提前培养起一些学习方法和能力,做到“心中有粮,心里不慌”,才能保证往后不掉队哦!
小学与初中学习内容截然不同
进入初一年级后,知识难度增大。尤其在数学上,数学开始进入到中等数学时代,划分成了代数和几何两部分。代数由数字到字母,由常量到变量(函数),一些更为抽象的概念和理论都体现在初中数学中。几何部分要求孩子从计算性转变为论证性,需要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技巧性要求更高,全等变化、相似等问题在每年中考的压轴题中必然出现。
超前教学模式造成学生差距进一步拉大!
①超前教学:中学实验班基本上是用初中2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完成中考要求的主体内容,到初三甚至初二升初三暑假部分学校就开始直升或签约,这些学生将在初三直接学习高中知识点,同步伴随初三复习,这样既为高中拉长战线,提高高考的成绩,又为保证中考前初中知识不生疏。
②默认已学:越来越多的初中在开学后讲课速度快且跳跃性大,尤其是实验班,这是因为很多初中老师根据经验,都会默认学生在开学前一定已经多少自学过了初一的部分内容了。而很多孩子因个人自学能力的差异,造成开学后学习吃力,从而导致学习积极性下降,从长远方面影响到初中学习生活的热情。
小学VS初中,学习上的五大不同点
1、学习方法:从传授性到理解性
提前改变:多提问、多思考、多总结
进入初中以后,学生的学习由直观的、感性的、零碎的知识点变成了更为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并更加突出能力要求。因此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相应做出调整。
小学生的学习主要是眼看、手写、记住,而到了初中,要求学生对知识充分理解,并学会用思维去分析这些知识点。
据了解,由于小学本身知识量少且时间充裕,所以小学老师的教学进度较慢,讲解也更详细具体。
但初中科目增多,每个老师的讲课时间都是规定好的,老师必然要改变授课方式。
因此,建议家长从现在开始就要培养孩子多提问、多思考、多总结的学习习惯。
2、学习要求:从指令性到计划性
提前改变:学会预习,提高学习主动性
从小学升入初中,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也有很大的不同。
小学阶段的学习主要依赖老师的安排,学生只要完成写字、造句、背课文这些老师下达的简单"学习指令"就行。但初中则要求学生自觉主动并且有计划地学习。
一般的学生只是单纯完成学校和老师交给的作业就觉得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优秀的学生基本上都有预习课本的学习习惯。从小学升入初中要求学生的学习态度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3、学习行为:从随意性到目标性
提前改变:培养孩子做一周学习安排
进入初中以后,由于学习内容和学科的变化,原先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要随之改变。原本可能通过短计划就能实现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到了初中之后则要求学生有一个"长安排"的计划,才能实现。
建议家长现在就开始培养孩子制定一周学习计划和安排一周学习任务的习惯。
4、学习时间:从短时性到长时性
提前改变:择校也要考虑路途因素
现在小学生的学习时间安排基本上是"4+2",即在学校花4个小时学习,在家里花2个小时学习。而升到初中后,学习时间就要变成"8+4"。到校时间提前了,下课时间又推迟了,家长要做好学习时间调整的准备。
建议家长如果要为孩子择校的话,要将路途因素考虑在内。
其次,学习时间增长了,家长也要对那些比较好动的小孩进行习惯上的纠正,比如之前孩子只能在位置上坐10分钟,现在可以开始训练孩子安静地坐上15分钟甚至20分钟。
5、学习内容不同:从单纯性到多样化
提前改变:别偏科,多看看基础科学
小学和初中面临的任务和学科学习的内容差异很大。总体来看,小学的课堂教学容量小,作业量小,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主要是语文、数学和英语三大学科的学习。
到了初中,多出了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几大学科,而且知识系统性比较强,需要孩子课后花时间去消化,不然很容易导致成绩下降。
建议小学阶段的学生如果偏科现象过于严重,现在就应开始纠正孩子的偏科习惯,让孩子在课余时间多看看与基础科学相关的书籍,涉猎这方面的知识。
家长甚至可以让孩子多翻翻十万个为什么之类的指导读物。
面对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的不一致,孩子们,要学会换脑啦!家长和老师就要鼓励孩子扔掉“小学思维”和“小学的学习方法”,用一种新的思维和方法去对待新一阶段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