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升初网 > 古诗词 > 正文

咏贫士七首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陶渊明)

2020-05-14 10:12:44  来源: 小升初网  
字号:

  咏贫士七首拼音版+翻译如下:

咏贫士其一拼音版.jpg

  咏贫士其一拼音版注音、翻译

  https://www.xsc.cn/gushici/202005/26714.html

咏贫士其二拼音版.jpg

  咏贫士其二拼音版注音、翻译

  https://www.xsc.cn/gushici/202005/26715.html

咏贫士其三拼音版.jpg

  咏贫士其三拼音版注音、翻译

  https://www.xsc.cn/gushici/202005/26716.html

咏贫士其四拼音版.jpg

  咏贫士其四拼音版注音、翻译

  https://www.xsc.cn/gushici/202005/26717.html

咏贫士其五拼音版.jpg

  咏贫士其五拼音版注音、翻译

  https://www.xsc.cn/gushici/202005/26718.html

咏贫士其六拼音版.jpg

  咏贫士其六拼音版注音、翻译

  https://www.xsc.cn/gushici/202005/26719.html

咏贫士其七拼音版.jpg

  咏贫士其七拼音版注音、翻译

  https://www.xsc.cn/gushici/202005/26720.html

  咏贫士七首全文赏析:

  这些诗歌通过对古代贫士的歌咏,表现了诗人安贫守志、不慕名利的情怀。这七首诗各诗相对独立,而又有分有合成一整体。一、二首为七首之纲,第一首写自己高洁孤独,抱穷归隐;第二首叙自己贫困萧索之状和不平怀抱,而以“何以慰我怀,赖古多此贤”启以下五首分咏历代贫士操行妙理,第七首末云“谁云固穷难,邈哉此前修”,呼应二首之末,表达自己远鉴前修,将固穷守节以绍高风的志向。

  其中第一首诗十二句,四句一层分三层,二景一情,诗旨在最后四句的抒情,而可堪玩味的是前二层的景语。

  第一幅景象当是黄昏所见,万物均有所依托,唯有空中那一抹孤云,无依无傍,在昏昏冥色中渐渐飘向不可知的远方,诗人不禁感慨:何时才能见到它的残光馀辉呢?恐怕是不复再见了吧。第二幅是晨景,旭日染霞,驱散了隔宿的重雾,百鸟在霞光云天中翻飞,而独独有一禽迟举,它出林不久,未等天晚,又归还于故林。

  诗末的感慨,是诗人经过一夜的感情酝蘖而来的。黄昏时,诗人因孤云远逝于昏冥之中而兴感,“何时见馀辉”,以反问出之,正见老人迟暮,预感生命无多的心境。于是很自然地会对人生的历程作反思,经过一夜不眠的回顾思索,诗人对自己的归隐而穷终于无悔,于是又借晨景一幅以引出感想,当初因不满于如众鸟向日般趋炎附势的世态,而久不从仕;后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出山,却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旋即归去来,正如那迟出早归的独鸟一般。于是他感慨道:自己坚守平素的生活道路,本是经过反复,量力而行的。也自知,这种生活免不了饥寒交煎的困苦;但是旧友零落,世无知音,既然如此,在贫困中终此一生,也没有什么可悲伤的了。“何所悲”是解脱之词,更可见作诗其初诗人实是悲慨盈怀。

  《咏贫士七首》在诗史上的意义极可注意,从诗体来看,它合阮籍《咏怀》与左思《咏史》于一体,钟嵘谓陶诗“其源出于应璩,又协左思风力”,合《咏贫士》观之,正可见建安正始之风由晋而宋之传承。再以返观陶潜它作,可见洵如朱熹所云,陶诗之平淡之下实有豪放,“但豪放得不觉来耳。”(《朱子语类》卷一百四十)。因此这一类诗,正是解开陶诗与建安风骨关系的钥匙。

  从诗章组织看,组诗虽不起于陶,但如阮籍《咏怀》、左史《咏史》等,均各诗并列,是相近题材之组合。而《咏贫士七首》,有总有分,首尾呼应,脉络贯通,将组诗形式推进到新的高度,启后来杜甫《秋兴八首》等先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