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其二拼音版注音:
gǔ zhèn qīng shān kǒu , hán fēng luò rì shí 。
古镇青山口,寒风落日时。
yán luán niǎo bù guò , bīng xuě mǎ kān chí 。
岩峦鸟不过,冰雪马堪迟。
chū sài yīng wú cè , huán jiā lài yǒu qī 。
出塞应无策,还家赖有期。
dōng shān zú sōng guì , guī qù jié máo cí 。
东山足松桂,归去结茅茨。
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其二翻译:
居庸古镇雄踞青山口,日落时分寒风狂袭。
山石险峻鸟儿难飞,冰坚雪厚战马行走迟迟。
出塞征战缺乏良策,回家需要找个时机。
东山松桂长得很茂盛,还不如回去结茅隐居。
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其二赏析:
写诗人入居庸关时的所见所思。前两联描绘了冬日傍晚的居庸关寒风呼啸、峰峦高耸、冰雪凄迷、路途艰险的景象,渲染了荒寂、凄冷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前途渺茫的悲凉心境。后两联表明对此次出塞找不到安边之策的失望,即不能施展抱负的无奈,并有归家有望的喜悦以及暂且归隐等待时机报效朝廷的愿望。首联既点明了诗人观察的时间和地点,也是对环境大背景的刻意渲染。颔联写诗人看到的景象,一副冰雪凄迷,前途艰难之状,暗示了诗人对自己的仕途丝毫看不懂前景,感到无可奈何。颈联总结此次出塞的收获,诗人看到时局混乱、阴暗,良臣进阶无路,因此失分失望、愤懑,想到了暂居家中以修身养性。尾联追述先贤在时局混乱时退居草莽,相机而作的故事。全诗情景交融,前四句写景,极尽凄美;承此而总结此次出使的收获,但到此时不是报效朝廷的时候;于是追述先贤,自然而然地生发出“归去”之念。但诗人的“归去”不是真的归隐,而是为了出仕,是保存实力,积累力量的行动。
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高适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和称"边塞四诗人"。
"雄浑悲壮"是高适的边塞诗的突出特点。其诗歌尚质主理,雄壮而浑厚古朴。高适少孤贫,有游侠之气,曾漫游梁宋,躬耕自给,加之本人豪爽正直的个性,故诗作反映的层面较广阔,题旨亦深刻。高适的心理结构比较粗放,性格率直,故其诗多直抒胸臆,或夹叙夹议,较少用比兴手法。
高适诗歌的注意力在于人而不在自然景观,故很少单纯写景之作,常在抒情之时伴有写景的部分,因此这景带有诗人个人主观的印记。《燕歌行》中用"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勾划凄凉场面,用大漠、枯草、孤城、落日作排比,组成富有主观情感的图景,把战士们战斗不止的英勇悲壮烘托得更为强烈。高适在语言风格上用词简净,不加雕琢。
高适的诗对边塞诗派的有着重要的作用。写边塞,苍茫而不凄凉,赋送别,荒渺而不凄切,皆脱前人窠臼,开一代诗风,其诗又以厚重深沉著称,擅长古风,所写边塞诗在冰寒之中包含着热力,在荒凉之中蕴涵着活力,是边塞诗派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