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升初网 > 古诗词 > 正文

箜篌引(王昌龄)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

2020-02-19 21:22:25  来源: 小升初网  
字号:

箜篌引(王昌龄)拼音版.jpg

  箜篌引(王昌龄)拼音版注音:

  lú xī jùn nán yè bó zhōu , yè wén liǎng àn qiāng róng ōu , qí shí yuè hēi yuán jiū jiū 。

  卢溪郡南夜泊舟,夜闻两岸羌戎讴,其时月黑猿啾啾。

  wēi yǔ zhān yī lìng rén chóu , yǒu yī qiān kè dēng gāo lóu , bù yán bù mèi tán kōng hóu 。

  微雨沾衣令人愁,有一迁客登高楼,不言不寐弹箜篌。

  tán zuò jì mén sāng yè qiū , fēng shā sà sà qīng zhǒng tóu , jiāng jūn tiě cōng hàn xuè liú 。

  弹作蓟门桑叶秋,风沙飒飒青冢头,将军铁骢汗血流。

  shēn rù xiōng nú zhàn wèi xiū , huáng qí yī diǎn bīng mǎ shōu , luàn shā hú rén jī rú qiū 。

  深入匈奴战未休,黄旗一点兵马收,乱杀胡人积如丘。

  chuāng bìng qū lái pèi biān zhōu , réng pī mò běi gāo yáng qiú , yán sè jī kū yǎn miàn xiū 。

  疮病驱来配边州,仍披漠北羔羊裘,颜色饥枯掩面羞。

  yǎn kuàng lèi dī shēn liǎng móu , sī huán běn xiāng shí máo niú , yù yǔ bù dé zhǐ yān hóu 。

  眼眶泪滴深两眸,思还本乡食牦牛,欲语不得指咽喉。

  huò yǒu qiáng zhuàng néng yī yōu , yì shuō bèi tā biān jiàng chóu , wǔ shì shǔ fān hàn zhǔ liú 。

  或有强壮能咿嚘,意说被他边将雠,五世属藩汉主留。

  bì máo zhān zhàng hé qū yóu , tuó tuó wǔ wàn bù luò chóu , chì cì fēi fèng jīn dōu móu 。

  碧毛毡帐河曲游,橐驼五万部落稠,敕赐飞凤金兜鍪。

  wèi jūn bǎi zhàn rú guò chóu , jìng sǎo yīn shān wú niǎo tóu , jiā cáng tiě quàn tè chéng yōu 。

  为君百战如过筹,静扫阴山无鸟投,家藏铁券特承优。

  箜篌引(王昌龄)翻译:

  我乘的船晚上停泊在宜春郡南的芦溪上,晚上我听到芦溪两岸的羌兵在唱歌。这时正是月黑猿鸣哀、斜风细雨使人愁的时候。有一位被贬遭逐的官员独自登上了高楼,他既不说话也不休息,而是弹起了箜篌。他弹的曲子是“蓟门桑叶秋·”,让人感到他是在说风沙滚滚的关外,一位将军的宝马已是汗血直流了(西域汗血马因驰骋多时就会流汗如血而得名),但他仍然深入匈奴阵中血战不已。最后将军的令旗一挥,他的兵马才停下来,而其所杀的胡人已经尸积如山了。

  因为伤病他又被驱来配守这边境州邑,可他身上仍穿着漠北的羊皮袄。他的面色憔悴如同饿殍一样令人心酸,他深陷的眼眶里蓄满了酸涩的泪水。他现在只想返回故乡尝一尝久违的牦牛肉,却哽咽着说不出话来只能指着自己的咽喉。旁边有几个强壮的士兵咿咿呀呀地解释了一番,意思是说他因为战功而被其他的边将敌视陷害才这样的。

  他是世代被皇帝重视的藩主,他用碧色羽毛装饰的毡帐就在河湾的上游,他的部落人有五万头骆驼,人丁更是兴旺,皇帝曾钦赐给他管理其他部落的飞凤金盔甲。他曾为君王身经百战,现在却像用过的签子一样被人仍在一旁;他曾为陛下扫平阴山,现在却像无林可投的鸟儿一样无家可归。他家里藏有皇帝颁赐的丹书铁劵,以前特别受优宠,黄金千斤之禄根本不稀罕。现在却九族分离,如同囚徒一般,只能独自在这深夜溪边用琴弦来述说心中的凄苦。周边的草木发出嗖嗖的声响,似乎都为他感到悲哀。

  (这时老将才说)我本是山野之人,因要为国分忧,才在明光殿前论述治国方略,熟读各种兵书战策,替君王出谋划策运筹帷幄,洞晓天下山川形势无人可比。皇帝发诏要对边远地区采取怀柔政策,但那些文臣却落笔令人胆寒,把怀柔说得像掉了个钩子一样简单。鬼神也不知道他们怎么做的原因是什么,也许他们把上天所怜爱的苍生都看作了蚍蜉。河朔的屯兵应该逐渐调回来,这样才能让那些少数民族尽数拜服。但叫天下无刀兵,何用班超拜公侯?那些史臣所记载的战事可以停止了吧?

  箜篌引(王昌龄)赏析:

  王昌龄 (698—757年),字少伯,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

  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迁龙标县尉。参加博学宏辞科考试,授汜水县尉,坐事流放岭南。

  开元末年,返回长安,授江宁县丞。安史之乱时,惨遭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著有《王江宁集》六卷。

  王昌龄存诗181首,体裁以五古、七绝为主,题材则主要为离别、边塞、宫怨。就数量之多,体制之备,题材之广说,王昌龄的诗实不如李白、杜甫和高适、岑参,但他的诗质量很高。边塞诗可并高适、岑参而三,四杰以后,诗坛几乎没有边塞诗作。唐玄宗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后,文人掀起了从军热以求边功。开元十三年,王昌龄漫游西北边地,有了较深的边塞生活体验,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此时岑参11岁,高适还没有开始边塞生活,后人依次考证称王昌龄为边塞诗的创始和先驱。

  王昌龄的边塞诗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表现力。既反映了盛唐时代的主旋律,又对边塞风光及边关战场场景进行细致描写,同时能够捕捉到将士细腻的内心世界。其诗歌意境开阔,语言圆润蕴藉,音调婉转和谐,耐人寻味,在发情、造景、写意等方面均有很高造诣。而王昌龄的宫怨诗可与李白争胜,且其诗用意之深、写景之妙、比兴之切、造语之奇,都有独道之处。王昌龄闺怨诗以悲天悯人的精神书写那些久闭深宫的妃殡宫人的悲情哀怨,以细腻的笔触多方面地展现她们的生活和感情世界,揭示她们在残酷的宫殡制度下所遭遇的悲惨命运,客观上批判了封建社会摧残妇女的罪恶。这种思想倾向奠定了其作品的健康基调,洗尽六朝宫廷诗浮艳色情之污秽,有力地扭转了齐梁歌咏的不良文风另一方面,就艺术表现而言,王昌龄又发扬了六朝华美艳丽、精雕细琢的表现手法,继承了其形式美。因此王昌龄被誉为是成功地用七言绝句写宫词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