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夏南池独酌拼音版注音:
chūn jìn zá yīng xiē , xià chū fāng cǎo shēn 。
春尽杂英歇,夏初芳草深。
xūn fēng zì nán zhì , chuī wǒ chí shàng lín 。
薰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
lǜ pín sàn huán hé , chēng lǐ tiào fù chén 。
绿蘋散还合,赪鲤跳复沉。
xīn yè yǒu jiā sè , cán yīng yóu hǎo yīn 。
新叶有佳色,残莺犹好音。
yī rán xiè jiā wù , chí zhuó duì fēng qín 。
依然谢家物,池酌对风琴。
cán wú kāng lè zuò , bǐng bǐ sī chén yín 。
惭无康乐作,秉笔思沉吟。
jìng shèng cái sī liè , shī chéng bù chèn xīn 。
境胜才思劣,诗成不称心。
首夏南池独酌翻译:
暮春时分,姹紫嫣红的花儿都已经凋零了,但是芳草鲜美,十分茂盛。
和暖的风从南方吹来,吹到我家南边池塘的树林中。
风来时把池塘里的浮萍吹散,风停时浮萍又聚集在了一起。池塘里红鲤鱼仿佛也感受到了暖风的召唤,不时跳出水面又沉回池底。
池塘边树木新长出的叶子青翠欲滴,散发出美丽的光彩。林中黄莺鸣叫,晚春时节的黄莺鸣声依然婉转动听。
我在池边喝酒,迎风弹琴,心中喜爱的依然是谢灵运的诗作。
我握着笔沉吟苦思,想写出好的诗作,但是我做不出谢灵运那样好的诗,感到很惭愧。
周围的景物多么优美,可是我却文思枯竭,勉强做成了一首诗,看来看去却感到不满意。
首夏南池独酌赏析: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的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家乡便发生了战争。藩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白居易二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参军授徐州彭城县县令(780年),一年后因白季庚与徐州刺史李洧坚守徐州有功,升任徐州别驾,为躲避徐州战乱,他把家居送往宿州符离安居。白居易得以在宿州符离度过了童年时光。而白居易聪颖过人,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出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都白了。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与元九书》中,他明确说:“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诗中,前二类体现着他 “奉而始终之”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视。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而他的诗歌主张,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讽谕诗的创作而发的。
早在元和初所作《策林》中,白居易就表现出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的倾向:“今褒贬之文无核实,则惩劝之道缺矣;美刺之诗不稽政,则补察之义废矣。……俾辞赋合炯戒讽喻者,虽质虽野,采而奖之。”(六十八《议文章》)诗的功能是惩恶劝善,补察时政,诗的手段是美刺褒贬,炯戒讽喻,所以他主张: “立采诗之官,开讽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六十九《采诗》)他反对离开内容单纯地追求“宫律高”、“文字奇”,更反对齐梁以来“嘲风月、弄花草”的艳丽诗风。在《新乐府序》中,他明确指出作诗的标准是:“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这里的“质而径”、“直而切”、 “核而实”、“顺而肆”,分别强调了语言须质朴通俗,议论须直白显露,写事须绝假纯真,形式须流利畅达,具有歌谣色彩。也就是说,诗歌必须既写得真实可信,又浅显易懂,还便于入乐歌唱,才算达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