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升初网 > 古诗词 > 正文

渡百里湖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查慎行)

2019-08-11 18:13:33  来源: 小升初网  
字号:

渡百里湖拼音版.jpg

  渡百里湖拼音版注音:

  hú miàn kuān qiān qǐng , hú liú qiǎn bàn gāo 。

  湖面宽千顷,湖流浅半篙。

  yuǎn fān rú bù dòng , yuán shù jìng xiāng gāo 。

  远帆如不动,原树竞相高。

  suì yǐ zhàn qiū hàn , mín yóu wàng yǔ gāo 。

  岁已占秋旱,民犹望雨膏。

  hé lín rú kě huó , wú gǎn wèi bō tāo ?

  涸鳞如可活,吾敢畏波涛?

  渡百里湖翻译:

  因为天旱,宽阔的湖里却只有浅浅的湖水,船篙也只能入水一半;远远望去帆船好像一动不动,近岸的树(显得更加高大)争相比高。

  三、四两联表现了诗人渡湖时发现因为秋旱百姓苦不堪言盼望下雨,就发出感慨,只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我受一些风浪波折也没关系。

  “涸鳞”实写干涸的湖泥,亦是为旱情受苦的百姓,“波涛”则是虚写,因为干旱湖上不可能有风波,即指现实的困难,表达诗人愿意为民请命不息一切甘愿让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

  渡百里湖赏析:

  查慎行(1650年—1727年),杭州府海宁花溪(今袁花镇)人,清代翰林,著名诗人、藏书家。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故又称查初白。为清初“国朝六家”之一。

  幼时即在家乡接受传统教育,天性聪颖,受经史于著名学者黄宗羲,受诗法于桐城诗人钱澄之。

  自6岁开始学诗,一直至去世前夕才放下诗笔。其5岁“始入小学”,6岁“通声韵,工属对”,10岁时因作《武侯论》而名传乡党,19岁“读书于武林吴山,从慈溪叶伯寅先生学”,23岁应童子试,54岁举进士第。即康熙四十一年(1702)康熙东巡,由大学士陈廷敬等推荐,诏随入都,入直南书房,四十二年(1703)赐进士出身,特授翰林院编修,后充武英殿总裁纂述。曾3次随驾巡游塞外,岁时风土,悉记以诗。得帝器重,亲书“敬业堂”额以赐。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筑初白庵以居,潜心著述。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犯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到两个月即去世。

  查慎行,初名嗣琏,字夏重,号他山,后易今名,字悔余,号查田,晚号初白,浙江海宁人。幼颖异,五岁能诗,十岁作《武侯论》,见者惊为“旷世才”。长游黄梨洲先生之门,于书无所不窥,尤痴好诗。弱冠补童生。同邑杨公雍建抚黔时,疆场未启,豺虎塞途。先生短衣挟策,自吴入楚,追及之于荆江梦渚间,由铜仁间道崎岖,溪谷崖箐,孤军转战,一旅深入。先生居其戎幕中,出入牂牁、夜郎间,书檄旁午,仓卒肆应,而吟咏不辍。事定旋里,赴西江,北上京师。遍游齐鲁燕赵梁宋,复渡彭蠡,过洞庭,登匡庐五老峰,探武夷、九曲诸胜。诗笔益富而奇。

  康熙三十二年,举顺天乡试,年四十有四。张文贞、李文贞等先后奏荐。四十一年,特旨召入直南书房。次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顾赋性淡泊,常怀退志。五十二年,引病归,家居十余年,于世事亦无干预,而登临啸歌之兴未衰,复南游,访尉陀无诸遗迹。诗更豪宕感激,入化超神。盖其高情逸韵,爱乎独为于诗文山水友朋,之外余无所好。雍正五年,卒于家,年七十有六。

  查慎行幼而聪颖,五岁能诗,十岁作《武侯论》,后游学于黄宗羲之门,学问日益精进。其父亲查崧继为明朝遗民,起初不允许儿子们参加清朝的科举考试。直到康熙十年,二十一岁的查慎行才参加童子试,考试没有结束,母亲就病重。康熙十一年春母亲去世,六年后父亲也去世。作为家中的长子,二十八岁的查慎行责无旁贷地挑起家庭重担。为了生计,查慎行外出谋生,但他并未放弃科举仕进之志。

  19岁“读书于武林吴山,从慈溪叶伯寅先生学”。20岁补诸生,出门远游,遍历云贵、华中、华北、东南各地,写出大量诗作,名噪一时。曾在纳兰明珠府中教授其幼子。 23岁应童子试,康熙二十八年(1689),牵涉洪升《长生殿》的国恤张乐事件,遭革职,驱逐回籍。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又号查田,籍贯改作钱塘。康熙三十二年(1693),始中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