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升初网 > 古诗词 > 正文

转应曲·明月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纳兰性德)

2019-06-15 12:37:13  来源: 小升初网  
字号:

转应曲·明月拼音版.jpg

  转应曲·明月拼音版注音:

  míng yuè , míng yuè 。 céng zhào gè rén lí bié 。

  明月,明月。曾照个人离别。

  yù hú hóng lèi xiāng wēi , huán sì dāng nián yè lái 。

  玉壶红泪相偎,还似当年夜来。

  lái yè , lái yè , kěn bǎ qīng huī chóng jiè 。

  来夜,来夜,肯把清辉重借。

  转应曲·明月翻译:

  明月啊明月,你曾经照着那人的离别。如今美人流着眼泊与我相依相偎,就像当初的夜晚一样。夜啊夜,能不能将当初皎洁的月光再重新借给我,让我回到从前呢?

  转应曲·明月赏析:

  明月,明月,词人描写明月,映照别离,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哀婉。“曾照个人离别”,这里的“个人”也有“那个人”的意思,通过对明月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对“那个人”的怀念之情。

  “玉壶红泪相偎,还似当年夜来。”她用玉壶盛满了流下的泪,临行前与我相依相偎,就像当年三国时的那个美丽女子夜来。这两句分别用到了两个典故。

  一为“玉壶红泪”,二为“夜来”。两个用典,将词人对恋人的思念之情表达地淋漓尽致,同时也暗示了词人所怀念的人就是他那已入宫的表妹。

  这首小词清新自然而又深婉多情。词人借助魏文帝曹丕和美人薛灵芸的典故,将过去相聚的欢乐、现在独处的痛苦、对未来重逢的渴望,都包容在有限的篇幅之内,统摄在一轮明月之下,意蕴极其丰富深厚。尤为巧妙的是,“夜来”本是美人之名,在结句却化为词人对未来真挚的企盼,虽是格律的规定,但也能够感受到词人化平凡为神奇的高绝才华。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五年(1676年)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