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拼音版注音:
shū yǔ xǐ kōng kuàng , qiū biāo jīng yì xīn 。
疏雨洗空旷,秋标惊意新。
dà rè qù kù lì , qīng fēng lái gù rén 。
大热去酷吏,清风来故人。
zūn jiǔ zhuó wèi zhuó , xiǎo huā pín bù pín 。
樽酒酌未酌,晓花颦不颦。
zhū chèng yǔ lǚ xuě , shuí jué lǎo chén chén ?
铢秤与缕雪,谁觉老陈陈?
早秋翻译:
稀稀疏疏的小雨像是把天空洗过,天空显得格外的空旷,初秋的气象令人意外的清新。
夏天的酷热就像滥用刑法残害人民的官吏一去不复返,清风袭来犹如老友相逢。
拿起酒杯对饮还没有喝,傍晚的花朵皱起来还未凋落。
秋收的粮食称重去买卖,谁会发觉这些是陈年的粮食呢?
早秋赏析: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杜牧在家族中排行十三,因此根据唐人的习惯,被称为“杜十三”。杜牧政治才华出众,杜牧十几岁的时候,正值唐宪宗讨伐藩镇,振作国事。他在读书之余,关心军事,后来杜牧专门研究过孙子,写过十三篇《孙子》注解,也写过许多策论咨文。特别是有一次献计平虏,被宰相李德裕采用,大获成功。
长庆二年(822年),杜牧20岁时,博通经史,尤其专注于治乱与军事。杜牧23岁作出《阿房宫赋》。25岁时,杜牧又写下了长篇五言古诗《感怀诗》,表达他对藩镇问题的见解。此时的杜牧已经很有名气,作品流传。
大和二年(828年),杜牧26岁,进士及第。同年考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被授弘文馆校书郎、试左武卫兵曹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