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升初网 > 古诗词 > 正文

新制布裘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白居易)

2019-03-18 10:18:45  来源: 小升初网  
字号:

新制布裘拼音版.jpg

  新制布裘拼音版注音:

  guì bù bái sì xuě , wú mián ruǎn yú yún 。

  桂布白似雪,吴绵软于云。

  bù zhòng mián qiě hòu , wéi qiú yǒu yú wēn 。

  布重绵且厚,为裘有余温。

  zhāo yōng zuò zhì mù , yè fù mián dá chén 。

  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

  shuí zhī yán dōng yuè , zhī tǐ nuǎn rú chūn 。

  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

  zhōng xī hū yǒu niàn , fǔ qiú qǐ qūn xún 。

  中夕忽有念,抚裘起逡巡。

  zhàng fū guì jiān jì , qǐ dú shàn yī shēn 。

  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ān dé wàn lǐ qiú , gài guǒ zhōu sì yín 。

  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

  wěn nuǎn jiē rú wǒ , tiān xià wú hán rén 。

  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新制布裘翻译:

  洁白的桂布好似白雪,柔软的吴绵赛过轻云。

  桂布多么结实,吴绵多么松厚,做一件袍子穿,身上有余温。

  早晨披着坐,直至夜晚;夜晚盖着睡,又到早晨。

  谁知道在这最冷的寒冬腊月,全身竟暖得如在阳春。

  半夜里忽然有一些感想,抚摸着棉袍,起身逡巡。

  啊,男子汉看重的是救济天下,怎么能仅仅照顾自身!

  哪里有长达万里的大袍,把四方全都覆盖,无边无垠。

  个个都像我一样安稳温暖,天下再没有受寒挨冻的人。

  新制布裘赏析:

  白居易主张诗文“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新乐府序》);又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这首诗完全体现了他的这种理论主张,既不为艺术而艺术,又不为自我而艺术。诗中反映出他能跨越自我、“兼济”天下的博大胸襟,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爱民“如我”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封建社会开明官吏乐施“仁政”、惠及百姓的进步思想,激动人心。

  “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是全诗的警句,反映了白居易的思想:大丈夫贵在兼济天下,做利国利民之事,不能只顾独善一身。白居易《与元九书》说:“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仆(白居易自谦称)虽不肖,常师此语……志在兼济,行在独善。”这两句可视为白居易的抱负和志向,也可视为他希望实行“仁政”的政治主张和处世哲学。这是古代正直的、欲有所作为的知识分子的处世哲学。

  作品结尾四句“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源于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它表明,两位伟大诗人的博爱情怀都是一致的。宋代黄澈在《巩溪诗话》中曾对两诗的优劣进行了论述。其实这大可不必区分优劣。两人都是面对自我处境的一种超越,只不过老杜并未愁苦于个人饥寒、白氏并未沉溺于个人饱暖而已,皆为难能可贵。无论自身寒暖,诗人心中念念不忘、重重忧虑的都是天下百姓。

  作品艺术的高明之处在于,表面写的是“稳暖”,实质写的是“仁政”。或者说,“稳暖”只是其写实,“仁政”才是其虚拟,即意象创造。白居易在唐文宗大和四年(830年)被任命为河南尹,辖区就是洛阳城。后来,他又写了一首内容相近的诗《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其中写道:“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同样表达了他的爱民激情,同时也蕴含着他的“仁政”理想。他在《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诗中说得异常明确:“我有大裘君未见,宽广和暖如阳春;此裘非缯(古代丝织品总名)亦非纩(细丝绵),裁以法度絮以仁。刀尺钝拙制未毕,出亦不独裹一身。若令在郡得五考(唐制:经五次考绩才可转官。意谓任满),与君展覆杭州人。”显然,白氏所谓“裘”,实乃“法度”、“仁政”的一种象征。不管是“盖裹周四垠”,还是“都盖洛阳城”,均要实施“法度”、推行“仁政”。作为封建官吏,他要维护的当然是封建统治,但在客观上也给平民百姓带来一定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