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升初网 > 古诗词 > 正文

荆州贼平临洞庭言怀作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李白)

2019-03-15 10:07:40  来源: 小升初网  
字号:

荆州贼平临洞庭言怀作拼音版.jpg

  荆州贼平临洞庭言怀作拼音版注音:

  xiū shé héng dòng tíng , tūn xiàng lín jiāng dǎo 。

  修蛇横洞庭,吞象临江岛。

  jī gǔ chéng bā líng , yí yán wén chǔ lǎo 。

  积骨成巴陵,遗言闻楚老。

  shuǐ qióng sān miáo guó , dì zhǎi sān xiāng dào 。

  水穷三苗国,地窄三湘道。

  suì yàn tiān zhēng róng , shí wēi rén kū gǎo 。

  岁晏天峥嵘,时危人枯槁。

  sī guī yīn sāng luàn , qù guó shāng huái bào 。

  思归阴丧乱,去国伤怀抱。

  yǐng lù fāng qiū xū , zhāng huá yì qīng dǎo 。

  郢路方丘墟,章华亦倾倒。

  fēng bēi yuán xiào kǔ , mù luò hóng fēi zǎo 。

  风悲猿啸苦,木落鸿飞早。

  rì yǐn xī chì shā , yuè míng dōng chéng cǎo 。

  日隐西赤沙,月明东城草。

  guān hé wàng yǐ jué , fēn wù xíng dāng sǎo 。

  关河望已绝,氛雾行当扫。

  cháng jiào tiān kě wén , wú jiāng wèn cāng hào 。

  长叫天可闻,吾将问苍昊。

  荆州贼平临洞庭言怀作翻译:

  巨蛇横陈在洞庭湖畔,在江岛边将大象一口吞掉。

  吐出象骨堆成巴陵,告诉我这个传说的是楚国的遗老。

  三苗国在水的尽头、三湘道旁水多土少。

  岁月峥嵘又到了年末,困境中的人显得多么苍老。

  战乱不已我思归不得,远离放土悠伤满怀抱。

  郢都已成了废墟,章华台早就倾倒。

  悲风中猿啼多么哀苦,叶落雁飞秋来得太早。

  夕阳隐没在赤沙湖,明月映照着东城草。

  望断关山河川,妖雾该被清扫。

  我仰天长啸,老天你可知道?老天啊我在问你,你可知道?

  荆州贼平临洞庭言怀作赏析:

  “修蛇横洞庭,吞象临江岛。积骨成巴陵,遗言闻楚老。”古代流传过这样一个神话故事:尧曾派后羿在洞庭斩杀巴蛇(即修蛇,大蛇)。这条大蛇死后,蛇骨堆积得象臣陵一样,因此人们把这个地方取名为巴陵。古代还传说,巴蛇能吞食巨象:“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山海经·海内南经》)诗一开始,诗人就用这些传说作了一个比喻:襄州将领康楚元、张嘉延在荆州叛乱,就象那大蛇一样吞食巨象,在洞庭湖一带横行无忌,作恶多瑞。

  “水穷三苗国,地窄三湘道。岁晏天峥嵘,时危人枯槁。思归阻丧乱,去国伤怀抱。”这几句写诗人当时的心情和处境。是说自己正流落在穷乡僻壤,加上岁暮将届,气候阴寒,时局充满危机。诗人被困居在这里,形容枯槁,憔悴不堪,虽然归心似箭,无奈又为动乱的现实所阻隔,真是有家难投,报国无门。

  “郢路方丘墟,意华亦倾倒。风悲猿啸苦,木落鸿飞早。”前两句写社会环境:由于当时荆州一带战乱纷扰,破坏惨重。昔日繁华的章华台亦已倒塌。后两句写自然环境,点出时令和节候。时值深秋,秋风萧瑟,猿啸声声,落叶纷纷。鸿雁早已自北而南,飞回南方了。这几句写的都是客观现实和自然景物,但诗人愁苦忧伤的心情却在字里行间处处流露,不能自已,大有物尚如此,人何以堪的深沉感慨。

  “日隐西亦沙,月明东城草。关河望已绝。氛雾行当扫。长叫天可闻?吾将问苍吴!”《水经注》有这样的记载:“洞庭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若出没于其中。”看来诗人“临洞庭”的时间已经不短,太阳已被洞庭湖西的赤沙湖所吞没。一轮明月却从东方冉冉升起,照完了青草湖。

  末尾四句,诗人写得尤其沉痛:天色已晚,山河逐渐望不见了。有如烟氛迷雾的“荆州贼乱”理应统统一扫而光!我要高声地问问苍天:我的呼叫声你到底听得见还是听不见?由于时代动乱和个人坎坷的经历,在这首诗里,忧愤不平和感伤的情绪不免流露,但与此同时,也可窥见已是垂暮之年的诗人,仍然密切关注时局,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上层统治集团,他那豪迈不羁的性格和炽烈奔放的感情不减当年。

  全诗对“洞庭”的自然景物没有作精细的刻画和描写,只是选择了“荆州贼乱”这一客观事实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强烈的爱憎,达到“言怀”的目的。诗中运用神话传说作比喻,使诗意增添了浪漫主义的情调和色彩。这首诗除了首尾几句外,也有不少对偶的句子,但都自然而毫无斧凿痕迹,充分显示出诗人功力的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