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升初网 > 古诗词 > 正文

赠卖松人阅读考试答案(于武陵)

2019-02-23 11:30:34  来源: 小升初网  
字号:

赠卖松人阅读考试答案.jpg

  1、这首诗的第二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

  对比,“寒涧”与“翠楼”,一个荒寒一个繁华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松树生长环境的恶劣,以及“松”与“翠楼人”之间地位、境遇的巨大差别,暗示卖松人向翠楼人卖松求利不合时宜,为规劝卖松人做铺垫。

  或:比喻(象征、托物言志)、借代,以寒涧树比喻(象征)贫寒之士,以“翠楼人”代权贵之人;把贫寒之士比喻为“寒涧树”,形象地表现了其地位的卑微、境遇的凄凉;而想把“寒涧树”卖给“翠楼人”,委婉地表达了贫寒之士希望得到权贵赏识重用之意。

  2、这首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这首诗寄托了诗人对不识人才、只喜欢趋时媚俗的权贵的讽刺;对像松树那样正直高雅却沦落下层、不被重视的贫寒之士的怜惜;对争荣小人春风得意,正直人士却不得重用这一不公平社会现象的愤懑;以及因对现实有了清醒认识而不求荣利、洁身自好的高洁情怀。

  3、颔联中的“寒涧树”即为“松树”。“松树”在古诗中通常作为什么样的意象?试分析此诗中这一意象的内涵。

  松树在古诗中通常作为傲雪斗寒、坚贞不屈的意象。

  在此诗中内涵是:不合时宜的美好事物。

  因为当时长安的富贵人家只看重妖艳的桃李,尽管松树具有崇高的美学价值,也不能被买主赏识,徒为“六街”染尘而已。

  4、这首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这首诗寄托了诗人对不识人才、只喜欢趋时媚俗的权贵的讽刺。‚对像松树那样正直高雅却沦落下层、不被重视的贫寒之士的怜惜。对争荣小人春风得意,正直人士却不得重用这一不公平社会现象的愤懑。对现实有了清醒认识而不求荣利、洁身自好的高洁情怀。

  5、第二联中的“寒涧”一词有什么作用?

  突出了松树生长环境的艰苦;与下一句中的“翠楼”形成对照;为下联的“瘦叶几经雪”做铺垫;暗示了松树难以得到权贵的喜爱。

  6、作者借“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两句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请举例谈谈你对这类现象的认识。

  社会现象表述示例:

  ①这两句以桃李受喜爱、松树无人买的现象,反映了权贵们只看重趋时媚俗的阿顺之人,正直有才能的寒士(人)不被任用(或屡遭打击)的社会现实。

  ②这两句以桃李与松树境遇的对比,揭示了长安的富贵之人只看重人(或物)的外在魅力,而忽略其内在的价值,致使有德有才之人(或有美好内涵的物)被冷落的社会现象。

  7、下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前两句写到了卖松人到都城长安卖松树,虽为求利,但心思独特。

  B.第五句写松树虽叶瘦却曾顶风傲雪,介绍了松树的特点及其经历。

  C.第六句写松树花色浅淡而缺少春意,暗含着作者对此的委婉批评。

  D.第八句写出了松树遍售于六街而无人购买、徒蒙灰尘的无奈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