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升初网 > 古诗词 > 正文

又呈吴郎阅读答案(杜甫)

2019-01-04 17:23:33  来源: 小升初网  
字号:

又呈吴郎.jpg

  1、这首诗以唐朝的战乱为背景,作者还写了很多这个背景下的作品,请举出一例。

  “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2、试析本诗中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诗人杜甫同情穷苦人,设身处地为穷苦人着想,并劝说他人善待穷苦人。

  3、诗中颈联的大体意思是什么?

  那老妇人一见你插满篱笆,就防着你不让打枣,这也不能怪她多心。

  4、本诗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忆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5、有人认为“远客”是指过路的客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不同意。“远客”应该是指吴郎。如果“远客”是指过路的客人,那么防远客的人也就不是寡妇,而是吴郎了。如此,接下来的“虽”字就讲不通,也和下句的“却”字失去了呼应作用。

  6、从这首诗中你读到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系心黎民,忧时伤世。

  7、清人卢德水说:“杜诗温柔敦厚,其慈祥恺悌之衷,往往溢于言表。”你从本诗中看到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同情弱小,富有悲悯情怀。即便自己穷困潦倒,依然任凭老人打枣,还特意写诗劝慰吴郎对老人亲善,体现出诗人对穷困人民的深切同情。‚关注社会,忧国忧民。由一个穷苦的寡妇,由一件扑枣的小事,诗人竟联想到整个国家大局,以至于流泪。ƒ善于劝说。(或“说话委婉含蓄”)诗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启发对方,用自己的眼泪来感动对方,尽可能地避免抽象的说教,措词委婉,入情入理。

  8、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C E)

  A.首联写作者过去放任邻妇扑枣,因为这位妇人没有吃的、也没有儿女;诗人其实是暗示吴郎应该让她打点枣。

  B.颔联紧接一二句,叙述邻妇扑枣是因为生活太贫困,目的是希望吴郎能够体谅对方,对邻妇更加亲善友好。

  C.颈联出句“防”的主语是妇人,对句“插”字的主语是吴郎;这两句诗,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妇人的多心与敏感。

  D.尾联看似与诗歌主题无关,实则欲借邻妇的诉苦,揭示当时百姓贫困的根源,表达诗人对苛政与战争的痛恨与不满。

  E.本诗具有律诗的形式美、音乐美,在委婉曲折的夹叙夹议中来展现诗人的心理和情感,语言沉郁顿挫而又不乏幽默。

  9、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劝告吴郎的?你觉得诗中的劝告有什么特点?

  第一问

  (1)我的做法:扑枣任西邻。

  (2)妇人的处境:无食无儿,贫到骨。

  (3)妇人扑枣的心理:心怀恐惧,反而正应该体贴。

  (4)你插篱笆的影响:她会怀疑你真不让打枣。

  (5)大的社会背景:官府剥削,加上兵荒马乱,大家过得都不容易。

  第二问:现身说法,措词委婉,入情入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