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升初网 > 古诗词 > 正文

温庭筠《南湖》阅读答案、拼音版注音、翻译赏析

2018-12-11 10:35:18  来源: 小升初网  
字号:

南湖.jpg

  南湖拼音版注音:

  hú shàng wēi fēng rù jiànliáng , fān fān líng xìng mǎn huí táng 。

  湖上微风入凉,翻翻菱荇满回塘。

  yě chuán zhuó àn wēi chūn cǎo , shuǐ niǎo dài bō fēi xī yáng 。

  野船岸偎春草,水鸟带波飞夕阳。

  lú yè yǒu shēng yí wù yǔ , làng huā wú jì sì xiāo xiāng 。

  芦叶有声疑雾雨,浪花无际似潇湘。

  piāo rán péng tǐng dōng guī kè , jìn rì xiāng kàn yì chǔ xiāng 。

  飘然篷艇东归客,尽日相看忆楚乡。(由www.Xsc.cn修正易错读音)

  《南湖》阅读答案(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1、简要赏析颔联中“偎”或“带”字的妙处。

  示例一:“偎”字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小船轻倚着长满青草的湖岸时的温馨、静谧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喜爱之情。

  示例二:“带”字生动形象地写出水鸟伴着余晖从水面飞掠而过的轻灵(轻盈)的动态美,使整幅画面活泼灵动。

  2、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此诗。

  触景生情。前三联从触觉、视觉、听觉角度写舟中所见南湖清新幽美的景色,(诗人之旧乡即在烟波浩渺之太湖滨,故见此“浪花无际”之南湖)自然引起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南湖翻译:

  南湖上微风入槛习习生凉,随风飘动的菱荇叶子遍满池塘。

  野船紧靠在春草丛生的岸边;水鸟带着波光在夕阳下飞翔。

  风吹芦叶飒飒作响疑是天在下雨;浪花无边无际很像洞庭风光。

  整天看着篷船飘荡在湖上,我这东归客不禁想起太湖边的故乡。

  南湖赏析:

  此诗前三联均写舟中所见南湖景色,而“湖上微风”四字实为所有景物特征之根由。举凡“入槛凉”之触觉感受,“翻翻菱荇”“野船着岸”“水鸟带波”“浪花无际”之视觉感受,“芦叶有声”之听觉感受,均缘“湖上微波”而生。而“浪花无际”一句又暗递到尾联“忆楚乡”。盖因诗人之旧乡即在烟波浩渺之太湖滨,故见此“浪花无际”之南湖遂自然引起对“楚乡”之思忆。

  诗人在遣词用字上颇见功力。颔联出句中的“野”字用得好,像是刻意凝练过才下笔的,其中透着一股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意蕴,而温庭筠之所以客居他乡,正是被俗事所扰。温庭筠笔下多次出现类似这般适于隐逸的景物,可见他对野趣是颇有眷恋的。还有“偎”字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小船轻倚着长满青草的湖岸时的温馨、静谧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喜爱之情。对句的“带”字生动形象地写出水鸟伴着余晖从水面飞掠而过的轻灵(轻盈)的动态美,使整幅画面活泼灵动。

  颈联的“疑”“似”二字有传神之妙,以虚托实,更见南湖景色之美。“疑”字用得尤为传神,蒙蒙如雾霭之雨仍嫌太大,故用“疑”字更进一步的将雨“细”化,细到只能闻声,不能辨形的程度。古代文学中,常有将动词用作形容词的,然而若使读者可以明显感觉到词性的转变,则雕凿之迹显矣,实非上品;而观温庭筠此“疑”字的用法,词性未变,但却有形容词之效,极妙。

  此诗风格清丽流美,写景如画,诗句于平淡之中见新奇,其中“水鸟”句和“芦叶”句尤为出色,宛然一幅颇富动态、明媚秀丽的春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