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送崔九》是一首劝勉诗,从诗歌一二句看,是要劝勉崔九干什么?
这首诗是要劝勉人隐居。“归山”即隐居之意,而第二句则“尽”,有尽赏山水之乐的意思。“笑”则表现内心愉悦。“尽”“笑”有坚定隐居之意。
二、《送崔九》三四句运用了什么典故,其目的是什么?
运用了陶潜《桃花源记》的武陵渔人的典故。劝勉崔九既要隐居,就必须坚定不移,不要三心两意,入山复出,不甘久隐。
三、请为《送崔九》诗句中的“武陵人”做个注释。
“武陵人”指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武陵渔人。
四、《送崔九》是一首劝勉诗,裴迪劝勉崔九什么?请说说你的理解。
诗人劝勉朋既然选择友归隐山林,就安于隐居,不要暂时停留。(具体一点也可,如:裴迪劝友人,既然在山水之间找到了真趣,找到了自己思想感情的寄托,就不要像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武陵人一样,找到了桃花源却轻易地放弃。)
(第二首)
桃花溪(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五、《送崔九》是作者为送友人崔九而作,希望友人________
诗人希望崔九归山隐居后,尽享丘壑之美,以山林为家,安于隐居,不要再出山在仕途奔波了。
六、第二首诗抒写了对东晋诗人陶渊明所描绘的桃花源的向往之情,表现了诗人________
对清幽环境的赞美和对隐居生活的追求。
七、对以上两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第一首诗语言明白如话,“莫学武陵人”一句是劝友人不要像桃花源中的武陵人一样,进了桃花源又离开了,而要远离尘俗,长与丘壑为邻。
B.第二首诗第一句写远景,远望山谷,隔着云烟看那横跨山溪之上的长桥,若隐若现,使人感到一种朦胧美。第二句写近景,溪边岩石突起,溪中又有渔船,这与《桃花源记》中的描写多么一致,不禁令人产生联想。
C.《桃花溪》第三句虚写了清幽的景色,作者仿佛看到桃花落英缤纷,落在溪水中尽日随波流淌,自然引起诗人的无限遐思。
D.通过唐代诗人裴迪、张旭的两首诗,我们看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对后世产生的十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