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升初网 > 古诗词 > 正文

赵嘏长安秋望阅读答案(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2018-02-02 18:02:33  来源: 小升初网  
字号:

长安秋望2.jpg

  一、杜牧称赞赵嘏为“赵倚楼”。请对此加以赏析。

  “长笛一声人倚楼”作为传世之句从听觉、视觉来展现情景,富有画面感,人与景融合,意境动人,且点出了诗题“秋望”之意,抒发了诗人秋日寂寥之情和欲归而不得的心情。

  二、结合《长安秋望》诗歌前三联简要分析本诗在写景上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①写景富有角度变化:首联全景描写长安,颔联仰视,颈联俯瞰。

  ②写景选取秋天典型景物:残星、大雁、菊花、莲花,韵味清远,与思乡归隐的情感相契合。

  ③写景动静结合、视听结合、匠心独运:流动的云雾宫阙,飞动的大雁,静静开放的紫菊,红花落尽的睡莲,秋意清冷、闲雅静穆中回荡哀婉悠扬的笛声,让人黯然神伤。

  三、《长安秋望》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尾联表达诗人故园之思、归隐之意。

  写家乡鲈鱼的风味此时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却囚徒似的留在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为何来!

  此处用典故“鲈鱼正美”,用西晋张翰、左传楚囚事,表达故园之情和退隐之思。

  四、本诗颈联有两个字用得特别好,请指出其中一个并作鉴赏。

  示例一:“静”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篱菊所处环境的凄冷和作者思乡而欲归隐的愁苦。

  示例二:“愁”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渚莲红衣落尽的凄冷和作者思乡而欲归隐的愁苦。

  五、请问本诗营造了一种什么意境?

  本诗通过写凄凉的天云万物拂动着早晨的气流,汉家的宫殿高高耸立在秋空里,天上残星几点,雁群横斜着飞过关塞,我独自倚靠高楼横吹长笛,篱笆边黄紫艳丽的菊花静静地半开着,江渚边的莲花落下了它们红红的花瓣,显得一派忧愁的景色,营造了一种凄清孤愁的意境。

  表现了作者羁旅思乡的愁苦寂寞之情。

  六、从体裁来看,本诗属于七言_____。

  律诗

  七、下面选项中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 颔联中的“残”、“雁”呼应了首联的“凄清”一词。

  B、 颈联中“菊”取意于“采菊东篱下”,示有归隐之念。

  C、“红衣落尽渚莲愁”一句诗人采用了移情的手法。

  D、“鲈鱼”用了典故,同时也是诗人回乡的动因。

  八、下面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A.首联写长安景色,伴随着丰富的联想:清晨时分,云雾在缓缓飘动,仿佛汉朝雄伟壮丽的宫阙在眼前浮动。

  B.第三句以”残星”写时辰,晨星寥落,曙光初现;以“雁横塞”点时令,南归的秋雁正在掠过北方的天空。

  C.颈联写触目所见:竹篱旁边,一丛丛紫艳的菊花似开未开;水塘旁边,一朵朵凋残的莲花花瓣落尽。

  D.尾联使用两个典故,言简而意丰。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羁旅京城,思念故乡而又不能归去的惆怅情怀。

  九、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首句用”凄清”二字,表面上是写秋意的清冷,实际上则是借此衬托诗人心境的凄凉,为全诗定下感情基调。

  B.“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雁横塞”写动景,“人倚楼”写静态。视听结合,动静有致,颇具匠心。

  C.寥落的晨星,南归的雁阵,哀婉的笛声,倚楼听笛之人,构成一幅黯然神伤的画面,令人仿佛身临其境,受到感染。

  D.“紫艳”二字写出了菊花美丽的色泽,“静”写出菊花娴雅的仪态,寄托了诗人超然物外的闲适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