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升初网 > 古诗词 > 正文

西北有高楼翻译、赏析、拼音版注释、阅读答案(古诗十九首)(2)

2018-01-29 09:52:34  来源: 小升初网  
字号:

  那哀哀弦歌于高处的"歌者"是谁?始终是一个未揭之谜。诗人既在楼下,当然无从得见。不过有一点是清楚的:诗中将其比为"杞梁妻",自必是一位女子。这女子大约全不知晓,此刻楼下正有一位寻声而来、伫听已久的诗人在。她只是铮铮地弹着,让不尽的悲哀在琴声倾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商"声清切而"多伤",当其随风飘发之际,听去该有多么凄凉!这悲弦奏到"中曲",便渐渐舒徐迟回,大约正如白居易《琵琶行》所描述的,已到了"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之境。接着是铿然"一弹",琴歌顿歇只听到声声叹息,从高高的楼窗传出。"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在这阵阵的叹息声中,正有几多压抑难伸的慷慨之情,追着消散而逝的琴韵回旋。

  这四句着力描摹琴声,全从听者耳中写出。根据那琴韵和"叹"息声推测,楼中当是一位蹙眉不语、抚琴堕泪的"绝代佳人"。妙在诗人"说得缥缈,令人可想而不可即"(吴淇《选诗定论》)罢了。当高楼弦歌静歇的时候,楼下的诗人早被激得泪水涔涔:"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人生不可能无痛苦,但这歌者的痛苦似乎更深切、广大,而且是那样难以言传。当她借铮铮琴声倾诉的时候,定然希望得到"知音"者的理解和共鸣,但她没有找到"知音"。这人世间的"知音",原本就是那样稀少而难觅的。如此说来,这高楼佳人的痛苦,即使借琴曲吐露,也是枉然--这大约正是使她最为伤心感怀、再三叹自的原故。但是,诗人却从那寂寂静夜的凄切琴声中,理解了佳人不遇"知音"的伤情。这伤情是那样强烈地震撼了他--因为他自己也正是一位不遇"知音"的苦苦寻觅者。共同的命运,把诗人和"歌者"的心连结在了一起;他禁不住要脱口而出,深情地安慰这可怜的"歌者":再莫要长吁短叹!在这茫茫的人世间,自有和你一样寻觅"知音"的人儿,能理解你长夜不眠的琴声。"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这就是发自诗人心底的热切呼唤。它从诗之结句传出,直身着"上与浮云齐"的高楼绮窗飘送而去,希望伤心的佳人,能听到了这旷世"知音"的深情呼唤。正如"西北有高楼"的景象,全是诗人托化的虚境一样,就是这"弦歌"高楼的佳人,也还是出于诗人的虚拟。那佳人实在正是诗人自己--他无非是在借佳人不遇"知音"之悲,抒写自身政治上的失意之情罢了。不过,悲愤的诗人在"抚衷徘徊"之中会生此奇思:不仅把自身托化为高楼的"歌者",而且又从自身化出另一位"听者",作为高楼佳人的"知音"而唏嘘感怀、聊相慰藉--诗面上的终于得遇"知音"、奋翅"高飞",透露出的恰恰是一种"四顾无侣"、自歌自听的无边寂寞和伤情。诗人的内心痛苦,正借助于这痛苦中的奇幻之思,表现得分外悱恻和震颤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