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升初网 > 古诗词 > 正文

与苏卢二员外期游丈八寺而苏不至因有此作翻译、赏析、拼音版注释、字词解释(王昌龄)

2018-01-18 22:08:24  来源: 小升初网  
字号:

与苏卢二员外期游丈八寺而苏不至因有此作.jpg

  与苏卢二员外期游丈八寺而苏不至因有此作全文(原文):

  共仰头陀行,能忘世谛情。

  回看双树阙,相去一牛鸣。

  法向空林说,心随宝地平。

  手巾花叠净,香帔稻畦成。

  问道邀同舍,相期宿化城。

  安知不来往,翻得似无生。

  与苏卢二员外期游丈八寺而苏不至因有此作字词句解释(翻译):

  头陀:出自梵语,原意为抖擞浣洗烦恼,佛教僧侣所修的苦行。后世也用以指行脚乞食的僧人。又作“驮都、杜多、杜荼”。

  二谛:指真谛与俗谛。并称真俗二谛。谛,谓真实不虚之理。

  树阙:1.树间空隙。 2.树立宫阙。参见“树闕梦”。

  牛鸣:谓牛鸣声可及之地。喻距离较近。

  帔:古代披在肩背上的服饰。

  稻畦:稻田。

  与苏卢二员外期游丈八寺而苏不至因有此作全文拼音版(注音版):

  gòng yǎng tóu tuó xíng , néng wàng shì dì qíng 。

  huí kàn shuāng shù què , xiāng qù yī niú míng 。

  fǎ xiàng kōng lín shuō , xīn suí bǎo dì píng 。

  shǒu jīn huā dié jìng , xiāng pèi dào qí chéng 。

  wèn dào yāo tóng shè , xiāng qī sù huà chéng 。

  ān zhī bù lái wǎng , fān dé sì wú shēng 。

  与苏卢二员外期游丈八寺而苏不至因有此作赏析(鉴赏):

  王昌龄是著名的边塞诗人,并在后代以边塞诗称世。而王昌龄边塞诗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其一,王昌龄善于采用心理描写,表现细腻多变的感情。王昌龄在诗中较早地抒写征夫心灵的一位诗人,为宋词对人物心理进行细腻刻划打下了基础。他或通过瞬间征夫的心理变化,描写他们跳动的心曲;或通过营中的歌舞声,对征夫的内心痛苦进行抒写;或者借助边关的特有的生活场景,写征夫内心的忧愁;或者借战争,写守边将士捍卫国家尊严的英雄气概。可以说感情的抒发非常细腻、真实。

  其二,王昌龄诗情景妙合,意与境浑。王昌龄去过边塞,真正看到了边塞的大漠、雄关、孤城、长云、雪山、烽火、羌笛等景象,因而在他的边塞诗中,组成了一幅非常壮美的自然景物的群体图。这些意象的上面附着了边塞将士的情与意,是特定环境中的特定物,即自然的物与将士的情两相交触,诗人还借助化无形为有形的艺术手法,构成了王昌龄边塞诗的情景妙合,意与境浑的艺术境界。他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美,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其一,选择某些富有特征性的景物,注入强烈的主观情感,促使景与情水乳交融,真善美高度统一。其二,既采用赋体,描写实景,又巧用直中含曲的方式,求得含蕴无穷的言外之意。其三,以苦心与孤诣,展开形象思维的翅膀,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使意境十分深蔚。

  其三,王昌龄诗内容简洁、明快、含蓄,具有很高的语言艺术成就。王昌龄的边塞诗,非常讲究语言的精炼,真正做到了言均意足,意蕴无穷。或简洁、或明快、或含蓄,让读者回味无穷。另外,王昌龄在艺术上精益求精,对每一句都精心地加以处理,没有闲笔,绝句的起句往往是骤响易彻,以雷鸣般的声势打开一个局面,如:“秦时明月汉时关”、“大漠风尘日色昏”、“青海长云暗雪山”、“琵琶起舞换新声”等等,都是单刀直入,开门见山,不过最妙的地方还不在于起句,而是在第三句。绝句一般的都要在第三句另辟新境,翻出新意,所以首二句要平缓些才便于翻上一层。王昌龄调既已高险,还能在第三句上就势一振,把思想感情再深入一步,实在是需要高超的艺术技巧。